多元共治视域下河长制立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2024-09-09 10:01:18
摘要

河长制作为中国特色水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河流健康生命、维护国家水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自2007年太湖流域试点实施以来,河长制历经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随着河长制实践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现,尤其是在多元共治、协同治理方面,现行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河湖治理的需要。


本文以“多元共治视域下河长制立法现状与对策研究”为题,在回顾和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河长制立法的演进历程、主要内容和地方经验,并指出了当前河长制立法存在的不足和困境。

在此基础上,从完善法律体系、明确权责配置、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强化监督与问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河长制立法的具体对策建议,旨在为新时代背景下推进河长制立法完善、提升依法治水管水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河长制;多元共治;立法现状;对策研究;协同治理

一、相关概念解释

1.多元共治多元共治,是指公共事务的治理不再是政府单一主体的责任,而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通过协商合作、相互制衡的方式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模式。

在河长制中,多元共治强调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利益相关方纳入到河流治理体系中,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


2.河长制河长制是指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创新,旨在通过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