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上世纪50年代建国初期,我国由于实行大规模推进工业化、经济快速发展的政策,效仿前苏联一厂一市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一大批以依托资源禀赋为发展基石或支柱的资源型城市。
所谓资源性城市,是指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着密切关系的城市。
如我国富含铁资源的马鞍山、攀枝花,富含石油资源的大庆、克拉玛依,以及富含煤炭资源的大同、长治等。
其中,在富含煤炭资源的城市中,大多数集中在山西;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家加强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以及政策上的倾斜,再加上资源型城市自身长期、无节制地开采,单一的产业结构和粗放的生产方式,使许多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经济发展滞缓、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问题的挑战。
而以一煤独大的山西更为如此。
据统计,在山西的119个县(市、区)中,有94个有煤炭资源的分布,煤炭分布面积达到全省面积的 37%。
全国 70%以上的外运煤来自于山西,全球焦炭交易额的近一半也来自于山西。
60多年来,山西累计开采原煤120亿吨。
然而,长期、无节制的煤炭资源开发,使山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让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生态环境严重污染,矿难事故频发,经济结构单一,贫富差距大。
据统计,山西省每年GDP中煤炭产值都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经济模式,会使山西省各个产业间关联度低、经济结构弹性小、自我调整能力弱,难以抵抗资源危机和市场危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