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北地区农村居民慢性疾病的经济负担分析文献综述

 2022-12-07 16:49:01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慢性疾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

慢性病与贫困之间往往形成恶性循环,因病致贫现象会越来越多,国民幸福感下降,阻碍社会各方面的平衡发展;众所周知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全国贫困地区,而慢性疾病需要的是长期的治疗,为西北地区农村居民带来重大的经济负担。那么就需要找出在患者负担医疗费用的时候存在的问题,类似住院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过快;许多地方的医院或者卫生院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农合补偿的作用;在绝对数来看,住院患者医疗费的实际支出并没有减少等。

本文主要通过实际案例与相关政策梳理,对我国西北地区农村居民的慢性疾病的经济负担进行深入探讨。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比如进行改革,在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医药市场规制;公共卫生服务发展与完善;找到控制费用的方法对减轻我国西北地区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做出贡献。

  1. 文献综述

国内有很多关于慢性疾病经济负担的研究报告,研究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家庭情况和该地区的政府对慢性疾病的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我国也有很多类似课题的研究,张广科(2009)发表了基于9省调研的实证分析统计的研究,真实的展现出了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对于疾病费用的承担能力和国家的补助以及医疗报销情况;宫习飞(2009)发表基于实地考察和个地区医疗保险制度的研究有效的分析了农村合作医疗对患者治疗负担的实际帮助作用;李友卫(2012)有针对性的做出了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和风险管理策略研究一文,更加明确地指出农村居民慢性疾病的影响因素以及农村居民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经济风险和如何应对该风险的策略;冯黎(2009)就专门贫困地区大病风险冲击下的农户经济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相关文献,对贫困地区患重病的、长期性的慢性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研究,对贫困地区的政府制定相应的医疗保险政策做出了贡献;桑新刚(2011)发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保障能力研究一文;郝模,丁晓沧等(1997)讨论并研究农村居民疾病经济风险测定方法及意义,对于农村居民患病带来的经济风险的测定和该疾病对患者以及对患者的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对生活的影响。

参照国内学者的结果和现实案例的分析发现,我国西北地区农村居民对慢性疾病经济负担依然存在问题,区域原因使得治疗慢性疾病的资源不足;贫困家庭对于长期治疗慢性疾病的费用还有负担;部分患慢性疾病的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高;资料来源局限于国内相关文献,对我国的部分地区方法的引用不足;在评价研究结果的阐释上,大多数研究并没有从研究局性、技术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的可信性与外推性等方面行充分的讨论,即使在已有相关讨论的文献中,其讨论的广与深度也尚需进一步加强;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使得一些潜在的问题并未被发现,因此需要更深层次的调研。

针对以上我国西北地区农村居民慢性疾病经济负担分析中的不足和缺陷,相关研究者都提出了各自的建议,以此希望推进我国西北地区农村居民慢性疾病经济负担的进一步发展,为农村患慢性疾病的居民带来经济上的帮助,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提高农村居民身体情况并切实际的减轻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该论文的完成主要参考国内各种对于西北地区农村居民患慢性疾病经济负担的研究和身边的一些患慢性疾病的真实案例进行。

三、主要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