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的治疗原则及临床应用分析文献综述

 2022-12-07 16:48:44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及目标

高血压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我国一直存在着发病、患病及死亡或致残率高的“三高”和知晓、治疗 及达标率低的“三低”现象,且发病有年轻化及迅速增长的趋势。

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最近的研究认为,最适合的目标血压是138/83mmHg以下,总的降压目标应达到lt;140/90mmHg,而糖尿病或慢性肾病合并高血压者应降 至lt;130/80mmHg。因此,血压控制的目标要看个体中有无心血管病,靶器官损坏及糖尿病情况而决定。

高血压病的治疗必须长期有效地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欧洲高血压病治疗指南与JNC7均认为,由于单药控制血压的能力有限,绝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需要服用 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才能降压达标。

二、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分类

优秀的临床试验结果证实几种降血压药物,包括ACEI、ARBs、beta;受体阻滞剂、CCBs、噻嗪类利尿剂均能减少高血压并发症。

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是这类药物的代表, ACEI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使血管紧张素Ograve; 生成减少血管扩张而降压。本类产品应用范围广, 使用各种类型高血压及常规治疗无效的严重高血压, 为一线降压药, 这类药物不仅能降压,还有保护肾功能逆转肾损害的作用; 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人非常实用, 对左室肥厚的逆转, 心力衰竭、脑血管病患者的选用也较理想。主要不良反应为干咳。

2)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RB) 。氯沙坦、伊贝沙坦、缬沙坦等为这药物的代表, ARB 具有较为缓慢平稳的长效减压作用, 长期降压有效性、极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良好的治疗依从性, 使其具良好降压效果和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可能性, 确定了其一线降压药的治疗地位, 在应用上受价格因素影响, 在临床上受到一定限制, 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及少数咳嗽等。

3) 钙离子拮抗剂( CCB) 在高血压应用上主要为二氢吡啶类CCB, 如: 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尼卡地平、拉西地平、尼索地平、硝苯地平等。此类药物具明显的舒张血管平滑肌作用, 使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以减缓动脉硬化的进展。对老年高血压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应优先考虑选用此类降压药; 其中氨氯地平作用时间长、耐受性好, 血压波动少; 非洛地平对冠脉、脑血管及外周血管均有扩张作用, 降压明显而平稳; 拉西地平脂溶性高, 血管扩张缓慢,降压温和而持久, 具有良好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