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GIS的公交站点换乘分析及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2022-11-01 14:34:02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1、公交站点换乘

(1)国内研究现状:

毛宝华提出:换乘设施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效益和整体服务水平。从设施能力适应性、换乘安全性和换乘便捷性三方面建立换乘站换乘设施的评价体系,提出评价指标的含义和定量计算方法[1]。

蒋冰蕾提出:接运公交线网的合理规划可以保证最大化的使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是选取接运站点和优化接运路线。用最大客运周转量作为选取接运站点的基准,通过搜索最大接运效率进行优化接运线路。为了配合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冯进峰、韩萍开发出公交线网的调整方法,它首先在OD矩阵中使用预测的公交客流,除去OD矩阵中各交通区轨道交通线路直接运送的客流(他们不需要常规公交接运),并在该站所在区的OD矩阵中加入轨道交通线路各站的非直达客流,根据各区标明的客流大小,将公交线路的起讫点确定出来。然后在最短时间以及最大客流量的原则下,重新产生公交网[2]。

覃矞比较系统的阐述了轨道交通枢纽的分类、布局方法、轨道交通枢纽和轨道线路布局的关系、轨道交通枢纽的设计、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论文以最优的轨道线网广义效益为目的,研究了轨道枢纽布局的规划。并且站在单体枢纽优化设计的角度,研究了枢纽内各设施的通行能力,轨道线路的换乘形式,轨道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换乘布局的优化,但是它是以轨道交通系统为基础对轨道枢纽进行分析,而不是基于整个城市客运交通系统[3]。

徐朝宗深入探讨了接驳换乘系统中换乘设施与轨道系统规划原则、程序和方法,计算了各地铁车站内所需换乘交通工具的数量。并且,地铁车站的规划也用到了专家库系统模型的构建经验、知识和地铁车站换乘设施规划知识[4]。

陆化普指出:接运公交线网设计的核心是确立接运站点并改善接运路线,同时他阐述了接运站点选择及接运线路改善的方法[5]。

谢玉洁通过探讨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线路布局、一体化换乘布局以及票制协调等,提出了以轨道交通为主,常规公交为辅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常规公交一体化”思想[6]。

王秋平对其它交通方式换乘轨道交通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推导得出换乘时在轨道交通车站的平均换乘时间计算公式,并提出了协调换乘且吸引客流应采取的措施,以达到缩短换乘时间,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效益的目标[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