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摘要】 老年衰弱是体现老年人生理储备及病理状态的一系列症候群,其核心是老年人生理储备及应激适应能力的下降,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更确切、客观地反映老年人慢性健康问题和医疗需求,还可以解释疾病预后、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差异。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社区老年人衰弱与机构养老需求的关系。
【关键词】 老年人 衰弱 医疗服务 住院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到2050年,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亿。根据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左右。百分之三十一的人口超过65岁,约占总人口的8.91%,根据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定义,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与衰老问题的老龄化密切相关已成为社会和医疗问题的必然,衰弱是一个常见的重要的老年综合征,而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老年衰弱综合征已经成为了目前老年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社区对老年人的机构照顾需求是他们进入机构护理的早期阶段。残疾,痴呆,抑郁和其他身体和精神障碍是影响机构护理需求的重要因素。衰弱是身体功能衰退的早期表现,因此可以尽早干预识别老年衰弱,这对于预防不良后果,从而减缓入院机构的需求更有意义。本研究分析了衰弱与医疗服务需求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可能的机制。
- 老年人衰弱的定义
老年人衰弱是由于生理储备的下降而导致的抗应激能力减退的非特异性状态,涉及神经肌肉、内分泌、代谢及免疫等多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由此将增加了老年人跌倒、认知功能减退、失能及死亡等负性事件的风险【8】。而衰弱是一个不断进化发展的概念,其不是单一的某种疾病的发展过程或者结局,通常从生物医学和社会心理学方面给予其定义,当汉斯·薛利提出的一般适应综合征( GAS)耗竭,从而达到弗里德提出的衰弱诊断标准,其特征为多系统储备功能的衰减,也就是意味着机体维持自身平衡功能的缺失,因此当老年人遭遇急性健康事件时,将会导致衰弱的发生及发展【9】。虽然老年医学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然而衰弱至今仍没有一个标准的、完整的定义,但国内外普遍认同的衰弱的一个核心都指向老年人生理储备下降及抗应激能力的减退,外界较小刺激即可引起临床事件的发生。
老年衰弱的问题很严峻,但是老年衰弱的干预手段非常贫瘠,2017 年由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拟定的《老年患者衰弱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10】指出,衰弱的治疗方法可以从运动锻炼、营养干预、共病和多重用药管理、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医疗护理模式、减少医疗伤害、用药治疗六个方面进行,但具体的干预方法因人而异,且目前并无相关的治疗老年衰弱的药物,而这方面有可能是将来老年病学研究的重点【2】。
- 老年衰弱理论
可靠的衰弱理论应基于生物学原理规律,能成功预测衰弱的发展及制定出相应的治疗干预措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衰弱概念框架包括衰弱循环模型、健康累积缺失模型及衰弱整合模式。
- 老年衰弱循环理论
由 Fried 等【11】深度挖掘和分析了 5 317 例老年人随访数据所提出的衰弱循环理论,认为机体受年龄、疾病等因素影响后会发生肌质量下降,引起力量、最大耗氧量及静息代谢率下降,外在表现为活动减少及步速缓慢; 进而总能量消耗下降,伴随营养不良会进一步加重肌肉质减少,形成恶性循环,如此反复老年人即发生“衰弱”。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衰弱表型定义( Frailty Phenotype,FP) 即自然体质量下降、自诉疲乏、肌力弱和行走速度下降、活动量低。满足 3 项及以上被定义为衰弱,满足 1 项及2 项为衰弱前期,1 项也不满足则为非衰弱( 健康) ,该评估方法为 A 级证据推荐【13】。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