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连锁经营作为销售业中的一种新的营销方式,以其独特的运作模式显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广泛而巨大的成功,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导商业模式,并且在中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相比其他经营模式,连锁经营实现了商品销售的最少环节、最短路径、最低费用、最高效率的目标,而围绕着实现这一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连锁经营过程中,都离不开配送。配送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连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配送的好坏是一个企业经营的重要保障,它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规模效益,在某些时候,它还能给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都带来价值增值。,然而,相较于国外,在中国,连锁经营还属于新生事物,它缺乏了理论上必要的研究与指导,这将导致运作上出现诸多问题。
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分析,探讨国内连锁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物流配送模式,制定使连锁经营企业在中国市场上能得到更好发展的物流配送策略。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关键问题:
1、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的发展及其特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连锁企业物流配送合理化是连锁经营中物流配送策略的核心,是对物流整体系统进行调整、优化及改进。配送功能完成的质量及客户服务水平的好坏,直观体现了一个连锁企业物流系统对需求的满足程度。通过高效的配送活动,可以大大降低连锁企业的总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水平以及物流服务效率。物流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连锁经营是否能发挥其相较于单个零售店来说的优势。对于一个连锁企业来说,要保证利润最大化,就要选择一个适合本身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
目前,国内关于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已经有了相关的研究。
沈钰婷在《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及其应用研究》指出:连锁零售经营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化商业经营形式,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有利于商业企业获得规模效益,实现经营集约化。并指出提高连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加强管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形成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竞争优势。连锁经营的特征主要是总部负责采购、配送,店铺负责销售,并通过企业形象的标准化,经营活动的专业化,管理方式的规范化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使复杂的商业活动在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实现相对简单化,从而实现规模效益。连锁经营在初期强调统一营销、统一价格、统一核算,在物流发展现代,连锁经营强调统一采购、统一配送。连锁经营通过对若干零售企业实行集中采购、分散销售、规范化经营,把现代社会化工业大生产的基本原理,结合商业的特点,运用到物流领域,实现了物流的系统化和规模化,达到了规模效率与灵活方便的统一。连锁经营企业采购是通过配送中心衔接起来的。
4. 研究方案
四、方案(设计方案、研制方案、研究方案)论证
研究方法:
1)依据数据资料和多角度的分析,对三和超市的配送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5. 工作计划
2022-2022-1学期
第11-19周确定选题,课题调研,通过图书馆,各大文献网站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整理,完成开题报告。完成论文相关方向的英文资料翻译。
2022-2022-2学期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