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 本课题的意义
兰姆姐弟合写的tales fromshakespeare是学习莎士比亚戏剧的一本入门书。莎士比亚戏剧作品最初就是通过这个故事集的中译本传到中国来的。林纾的译本《吟边燕语》是林纾译作中的一部重要作品,符合原作是名家名作、译者是名家、而且是首译本的三项个案研究的条件。
林纾的翻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个人特点,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林译小说相关的研究关注《黑奴吁天录》、《巴黎茶花女遗事》等作品的较多,但是关于《吟边燕语》的文章却寥寥无几。本课题拟研究tales from shakespeare及其译文《吟边燕语》中人物话语形式的转换,分析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的转换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读者阅读感受产生的影响。对林译小说目前较少从叙事学视角进行研究,本课题是一次新的尝试。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通过阅读文献、译作、原文,研究tales fromshakespeare及其译文《吟边燕语》中人物话语形式的转换,分析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的转换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读者阅读感受产生的影响。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以历史实证为原则,运用历史文献、网络电子资源等来收集资料,对“林译小说”等文学史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探析林纾的思想文化内涵。
2、 个案研究法。为充分了解林纾翻译,本课题将对照具体的文本信息,寻找并分析相关作品的原情节,在分析个案内容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林纾翻译的情况。
4. 研究创新点
1.在研究内容上,本课题着眼于林纾译作这一个热门选题,以图发现林纾翻译作品中引语转换对翻译内容表达和读者阅读效果的影响;并且选择了林纾作品当中,对于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传播具有较大研究价值,但还未得到充分关注的的《吟边燕语》,这一选择能够进一步丰富林纾研究。
2.在研究角度上,研究内容和视角的创新。在研究林译小说的论文中,大多是从翻译动机、翻译思想的角度,只反映林纾思想文化的某一个方面。本课题不再局限于《吟边燕语》相关文献当中出现的误译、改写等方向,而是选择较少人关注的叙事学中的引语转换视角来进行研究。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019.7--2019.11
资料准备阶段:收集与林纾翻译及其作品有关的文献资料,对《吟边燕语》及tales from shakespeare进行资料收集并且略读,对原著和译作积累一定的了解;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Specific Words in Two Ways开题报告
- 《白鹿原》中的地域文化英译看中国文化走出去开题报告
- 论球类运动新闻翻译开题报告
-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开题报告
- 法律文本英译中法律文化自信的塑造Establishment of Legal Cultural Confidence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egal Texts开题报告
- On the Duality of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论《黑暗之心》中的殖民主义双重性开题报告
- 英文歌曲翻译中的文化适应English Songs Translation—From Acculturation Theory Perspective开题报告
- 小说《荒野的呼唤》的标题内涵解读Reading of the Titles Implications in the Novel The Call of The Wild开题报告
- 201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长句英译研究开题报告
- A Thematic Analysis of Oxford English (Shanghai Version) for Grade Seven Based on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s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