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本课题的意义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享有百戏之祖的美誉,也是最具古典美,最能表现中华民族优雅蕴藉性格内涵的戏种。昆曲英译有助于向全世界推广昆曲,这对于展现我国民族个性,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与世界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昆曲中的唱词,尤其是那些文学性强的唱词,具有极高的美学与文化价值,突出表现为唱词的意境;而在英译过程中这样的意境表现与传达具有一定难度,值得研究。 汤显祖的《牡丹亭》由于其语言、声腔、主题情感方面的出色之处,成为了昆曲中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可以说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昆曲艺术,因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当下虽然已经有一定数量的昆曲《牡丹亭》的英译本出现,但是对于其英译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唱词翻译方面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因而此课题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在昆曲《牡丹亭》英译方面,美国汉学家白之(cyril birch)、中国译者张光前、汪榕培等先后出版了全译本,可以说在实践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外对于昆曲及《牡丹亭》英译的研究并不多见。通过在几个英文论文数据库进行以the peony pavilion translation为关键词检索发现,涉及到相关主题的论文多是探讨昆曲和《牡丹亭》文学以及文化方面的内容,而鲜有涉及翻译层面的问题。已知的一篇相关文献为美国学者白之(1970)的论文《元明戏剧的翻译与移植:困难与可能性》(translating and transmuting yuan and qing plays: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与昆曲翻译有一定相关,主要探讨了用英语演出中国戏剧的可能性,尤其是使翻译体现并配合原文节奏、音乐等的可能性。(郝蕊,2015) 在国内英译研究方面,通过在cnki上面进行牡丹亭 英译以及昆曲 英译为关键词的高级检索,找到了共计128篇论文研究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08年以后相关研究论文数量增多,且保持增长趋势。这说明对相关主题的关注在增多。而在具体的研究内容上,最为广泛探讨的主题包括跨文化背景下译者的翻译抉择;不同译本的对比并借此分析不同的译者策略;翻译美学角度下译者对于文本的音韵、意象、情感等方面的把握与表达等。可以注意到研究者更多的关注文化层面上翻译技巧与策略的把握,并倾向于从宏观角度研究问题,多采用不同译本间的对比分析来研究译者态度。 而在对昆曲唱词的具体翻译方面,国内的研究依然存在相当不足。在cnki进行牡丹亭 唱词 英译为关键词的检索可得知,仅有三篇论文是从唱词翻译的角度进行《牡丹亭》英译方面的研究的。这三篇论文分别从翻译美学,互文性和个性化唱词角度进行了探讨。可见这方面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1] birch, cyril, trans. the peony pavilion[m].by tang xianzu.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2.[2] lee, tong-king; ngai, cindy s.b., translating eroticis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thre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peony pavilion[j]. babel. 2012, vol. 58 issue 1, p73-94. 22p. [3] zhang, guangqian, trans. the peony pavilion[m]. beijing: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1984.[4]包通法.中国古诗歌 意境 翻译的诗性认识观研究[j].翻译论坛, 2014(1):12-19.[5]曹迎春.异曲同工,古典戏剧音韵翻译研究,以牡丹亭英译对比分析为例[j].中国翻译, 2016(1):95-99.[6]樊静华.文化语境视角下的牡丹亭汉英语篇研究 [j].teaching of forestry region, 2010(4):13-15.[7]郭著章.谈汪译《牡丹亭》[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8):56-59. [8]霍跃红,王璐.牡丹亭两个英译本的态度资源分布对比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 2016(2):36-40.[9]蒋骁华.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评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j].上海翻译,2009(4):11-15.[10]李亚棋.翻译美学视阙下牡丹亭的审美意境翻译 [j].鸡西大学学报, 2014(12):76-78.[11]吕效平.戏曲本质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潘智丹.论中国典籍翻译理论体系的建构,以明清传奇为例[j].中国外语,2013(1):96-102.[13]汪榕培,王宏.中国典籍英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4]汪榕培.牡丹亭的英译及传播[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6):48-52.[15]汪榕培.杜丽娘的东方女子忧郁情结:《牡丹亭》译后感之一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10):51-54.[16]汪榕培.《牡丹亭》的集唐诗及其英译:《牡丹亭》译后感之二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11):36-40. [17]杨才元.昆曲翻译探析[j].苏州大学学报, 2007(4):89-91.[18]杨蒲慧.从文本功能的角度谈戏剧翻译的策略,以牡丹亭英译为例[j].山西师大学报,2014(4):111-112.[19]张玲.汤显祖戏剧英译的副文本研究,以汪译牡丹亭为例[j].中国外语,2014(5):106-111.[20]张政.文化与翻译,读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随想[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2):42-44.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通过摘选《牡丹亭》中一些唱词并对其两种英译文进行比较,分析这些译文是如何力图呈现原唱词的意境,并从中找出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翻译策略与技巧。
(2)研究内容1.昆曲唱词的意象如何在英文中传达出来。2.昆曲唱词的辞句的凝练性在英译文中的体现。3.昆曲唱词的韵律如何以英文形式表现。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在选定的原唱词中,意境是如何表现出来的?2.英文诗歌在意象、辞句、韵律表达方面有何特点?与昆曲唱词有无异同之处?3.所选译本在相关翻译表达方面采用了什么策略与技巧?有何优势或不足?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1.文本细读法,对《牡丹亭》及其译本进行文本细读来开展课题研究。2.文献分析法,查找并阅读相关研究内容的文献资料,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进行课题研究。3.对比研究法,对比不同译本在同一处唱词的译文,研究其区别与联系,进而研究本课题。
(2)技术路线1.阅读文献,研究昆曲唱词的特点及其意境的概念。将昆曲唱词意境的表现分为意象、辞句以及韵律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研究,探讨昆曲唱词在这些方面所具有的特点。2.研究英文诗歌对意象的呈现,并比较其与昆曲唱词的异同。了解传统英文诗歌在音律方面的特点,对抑扬格和音步进行分析;了解英文诗歌诗体的特点,对素体诗、商籁体、自由诗进行分析;对传统英文诗歌常用意象进行探究。3.细读《牡丹亭》及所选择的译本,选定研究的经典唱词及其译文,研究原文中意境的呈现与表达,并与译文相比较,分析译文对原唱词在意象、辞句、韵律的表现与传达。4.对比研究不同译文,探索各自特点,研究其翻译策略与技巧。研究不同的译文在意象、辞句、韵律三方面的表现与传达中存在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进一步探讨选定译文在意境表达方面展现的优点与不足。5.综合分析,总结归纳。探讨在昆曲唱词英译中表达原唱词意境方面可以采用的翻译技巧与策略,并总结整个研究过程。
(3)实验方案1.文献分析,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昆曲唱词及英文诗歌各自的文学特点,把握昆曲唱词意境的概念。2.文本细读,细读《牡丹亭》原文及选定的译本,确定研究的唱词及其英译文,并对这些译文进行研究。3.对比研究,分析不同译文对昆曲唱词意境的表现与传达,探讨各自的翻译技巧与策略。4.总结归纳,研究在英译过程中针对昆曲唱词意境表达所采用的翻译技巧与策略。
4. 研究创新点
1.研究内容创新:通过对具体唱词英译的研究,探讨英译文在意境表达方面的成果与不足。
2.研究方法创新:运用文献分析法,研读相关文献,了解昆曲自身文学艺术特点以及英文诗歌的一定特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秋季学期:第13-14周:根据选定课题及所做文献综述查找资料,完成开题报告、研究计划和论文大纲。
第15-18周:阅读文献资料,对课题进行研究。
寒假:进一步研究,并开始论文草稿写作。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Specific Words in Two Ways开题报告
- 《白鹿原》中的地域文化英译看中国文化走出去开题报告
- 论球类运动新闻翻译开题报告
-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开题报告
- 法律文本英译中法律文化自信的塑造Establishment of Legal Cultural Confidence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egal Texts开题报告
- On the Duality of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论《黑暗之心》中的殖民主义双重性开题报告
- 英文歌曲翻译中的文化适应English Songs Translation—From Acculturation Theory Perspective开题报告
- 小说《荒野的呼唤》的标题内涵解读Reading of the Titles Implications in the Novel The Call of The Wild开题报告
- 201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长句英译研究开题报告
- A Thematic Analysis of Oxford English (Shanghai Version) for Grade Seven Based on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s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