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287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阿拉比》是爱尔兰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早期创作的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三部短篇小说,与其后期享誉世界的意识流作品不同的是,它运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
该小说以爱尔兰都柏林为背景,讲述了住在里士满街的青春期少年在生活的迷茫中对邻居的姐姐暗生情愫,却苦于无法表达,为博取芳心,前往心上人所向往的集市阿拉比为其买礼物最后希望破灭的故事。
本文拟运用框架理论来分析作品的主题构建以揭示作者所表达的精神瘫痪的主题,并通过对作者写作背景的分析更加详尽地论述作品的主题。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我国,乔伊斯研究起步于20世纪三十年代,但真正的兴起是在八十年代以后,不过多集中在意识流小说的研究上,而对其早期的现实主义作品的关注相对零散。从中国知网搜索有关都柏林人的期刊论文至多七八十篇,从发表的时间来看,最早是从八十年代开始,九十年代是缓慢探索时期,九十年代以后开始发展,至21世纪研究论文的数量有了显著的增加。从研究内容来看,前期主要是对《都柏林人》主题、写作特色的初步探索,如郭焰的詹姆斯.乔伊斯和他的短篇小说《死者》,孙梁的《都柏林人》技巧探微,丘宝华的《阿拉比》的叙述角度与主题,21世纪对《都柏林人》的研究呈现出深层次、专业化发展的趋势,研究内容多集中于象征主义,顿悟,精神瘫痪、宗教虚妄主题等分析上。从研究成果来看,值得一提的是李维屏教授的《乔伊斯的美学思想和小说艺术》是业内第一部比较综合系统的专著。
在西方历时九十余年的乔伊斯研究中,学术界亦同样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其意识流小说的研究中。而《都柏林人》却在出版后沉寂了长达四十年之久。不过,在其出版之初还是受到了一些关注,如埃兹拉.庞德,爱尔兰诗人叶芝都对该作品予以高度评价。《都柏林人》的研究历时近一个世纪,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1914年至20世纪五十年代末)---与其问世备受冷落比,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这时期的代表性研究有布鲁斯特.吉色林(breuster ghiselin)的论文《都柏林人》的完整性(the unity of dubliners,1956)分析了作品的象征结构与道德戏剧之间的关系;理查德.艾尔曼在《乔伊斯传》(james joyce,1959)中对死者的背景进行了介绍。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20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末)---1963年美国塔尔萨大学创办的《詹姆斯.乔伊斯季刊》(james joyce quanterly)是《都柏林人》研究论文发表的主要阵地。当然还像其他诸如《爱尔兰-爱尔兰》(eire-ireland),《美国现代语言研究会会刊》(dmla)等的刊物也发表了这方面的研究论文。与此同时,研究专著开始出现,可大致分为三类:一类为一般性研究,如《都柏林人与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注释》(notes for joyce: dubliners and portrait of a young man as the artist;1967);一类为论文集,如《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批评指南》(james joyces dublners: a critical handbook,1962);一类为专题研究,这一时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作品主题,象征,结构,顿悟,意象神话等方面;第三阶段是繁荣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在该阶段叙述学研究与语言研究成为两大研究热点。后期逐步转向后结构主义的文本形式与主题研究。第四阶段是多元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20世纪末,法国女权主义批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社会历史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批评等多种研究视角,使得《都柏林人》的研究走向多元化视域。
纵观中西方对《都柏林人》的研究,尤其与乔伊斯意识流的研究相比,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作为乔伊斯的创作起点,《都柏林人》是乔伊斯之后意识流创作的基础,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却已经有了后现代主义的萌芽元素,其中不乏心理叙事,象征主义等现代美学价值,其研究价值不可小觑。鉴于《都柏林人》高度的文学价值及其研究尚不充分的现状,笔者认为对《都柏林人》中的作品进行更为系统深入的分析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作为意识流大师乔伊斯早期现实主义作品,《阿拉比》展现了作者故乡都柏林的社会风貌,展现了都柏林人精神的瘫痪,宗教信仰的迷惘,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故土的关怀和忧虑。本文将围绕《阿拉比》中少年男主人公的情感主线借助框架理论对作品所表达的精神瘫痪,宗教虚妄的主题进行剖析,以展现作者的先进性与独特的艺术性。
计划: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特色在于运用框架理论来分析乔伊斯现实主义作品《阿拉比》。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Specific Words in Two Ways开题报告
- 《白鹿原》中的地域文化英译看中国文化走出去开题报告
- 论球类运动新闻翻译开题报告
-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开题报告
- 法律文本英译中法律文化自信的塑造Establishment of Legal Cultural Confidence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egal Texts开题报告
- On the Duality of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论《黑暗之心》中的殖民主义双重性开题报告
- 英文歌曲翻译中的文化适应English Songs Translation—From Acculturation Theory Perspective开题报告
- 小说《荒野的呼唤》的标题内涵解读Reading of the Titles Implications in the Novel The Call of The Wild开题报告
- 201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长句英译研究开题报告
- A Thematic Analysis of Oxford English (Shanghai Version) for Grade Seven Based on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s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