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ragmatic Analysis of Netwk Catchwds Based on Memetics开题报告

 2021-08-09 00:47:4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模因论的视角来探讨网络流行语的来源,传播方式以及语用效果来把握其背后的本质与规律,为打造网络流行的强势模因提供帮助,同时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meme这一词最早出现在达尔文主义倡导者道金斯于1976年出版的经典畅销书《自私的基因》(theselfishgene)中,使他一举成名。在他看来,基因不是达尔文世界里的一切,meme是人类文化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文化遗传单位,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都属于模因。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的规律的一种新理论。而其实,当初道金斯提出模因概念并不是为了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为了说明:当我们拥有大脑之后,一种新型的复制因子模因便应运而生。

对模因学说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是道金斯的学生布莱克摩尔。1999年,她的《模因机器》(themememachine)很大程度上充实和完善了前者的观点,初步确定了模因论的理论框架。她先将模因的概念泛化,综合了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得到复制,它就可以被称为模因。其次她具体提出模因的两种复制和传播方式,即对结果复制的传递和对指令复制的传递。最后,她用模因来解释宗教、大脑、语言、利他、自我等复杂现象。

国内语言模因论相关研究起步虽然比较晚,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模因学的研究,发表文章的数量也逐年上升。研究范围很广,在语言学,语用学领域的应用居多,同时也将模因论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如翻译学,外语教学,认知学,文化学等,这也预示着模因论在学科间的多元化发展。在2002年《语言与文化》第二版的序言中,桂诗春教授指出模因与大脑和文化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值得我们去深入讨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准备阶段 2011年11月1日~12月31日 搜集资料,定题,完成论文提纲,提交任务书和开题报告(2)撰写阶段 2012年1月1日~3月20日 完成论文初稿(3)修改阶段 2012年3月21日~5月25日 完成论文修改(4)答辩阶段 2012年5月26日 论文校对和答辩(5)归档阶段 2012年5月27日~31日 论文总结和归档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在于分析模因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的不同传播方式以及其带来的语用效果,阐述由此使得人们能更清晰地认识网络流行语的本质与规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