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旨在以电影功夫熊猫为研究对象,探讨西方人如何理解中国的武侠精神。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了解西方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方式,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更好的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对比中国的武侠精神,西方有着自己的骑士精神。
大约在十一世纪,西欧形成了骑士阶层,以后以十字军东征之契机而提高了骑士的社会地位并形成骑士传统。骑士精神有两种最重要的内容,一是对贵妇人的衷心爱慕与崇拜,他们忠实于爱情,愿意为所爱者去冒险,并视此为最高荣誉;二是扶持弱者,骑士们没有势利眼,他们总是以锄强助弱为乐。
在骑士精神与侠客传统下的女人也是不同的。骑士所衷情与追求的女人中即有年轻的少女,更多有已为人妇的女人,她们多有着自己的独立生活。像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凯特,肖邦的《觉醒》中的爱德纳等女性,虽然都有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她们视家庭和孩子为束缚她们的囚牢,于是大胆走出家庭,寻求真正的爱情。她们出走后的悲剧结局,是一种人性的悲剧,而不是道德文化的错误。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文以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为例,从以下三个不同的角度阐述西方对中国武侠精神的理解。
第一部分:从角色形象,故事背景,台词以及故事本身分析西方理解下的武侠精神在电影中的体现。
第二部分:分析中西方对于武侠精神理解的异同。共性体现在武学的最高境界是心境的平和以及从侠义精神中所透出的自信。差异则体现在西方的武侠是英雄主义的反应,而中国的武侠则多半是隐士;另外西方对自由主义的崇尚和中国强调自我约束的理念也是不同的。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关于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理解方面的研究很多,但大多都是概况或总结性的文章,由于中国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及多元性,缺乏相关细节的研究。
文章特色尝试从电影的角度入手,探讨西方对于中国武侠精神的理解。
创新之处在于选择一部较新的电影,融入中国传统儒家,道家的思想来理解武侠精神。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Specific Words in Two Ways开题报告
- 《白鹿原》中的地域文化英译看中国文化走出去开题报告
- 论球类运动新闻翻译开题报告
-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开题报告
- 法律文本英译中法律文化自信的塑造Establishment of Legal Cultural Confidence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egal Texts开题报告
- On the Duality of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论《黑暗之心》中的殖民主义双重性开题报告
- 英文歌曲翻译中的文化适应English Songs Translation—From Acculturation Theory Perspective开题报告
- 小说《荒野的呼唤》的标题内涵解读Reading of the Titles Implications in the Novel The Call of The Wild开题报告
- 201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长句英译研究开题报告
- A Thematic Analysis of Oxford English (Shanghai Version) for Grade Seven Based on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s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