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xplation of the Black Identity in The Bluest Eye开题报告

 2021-08-09 00:10:3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最蓝的眼睛》是一部以黑人为题材的小说,作者深刻阐述了美国黑人在当时社会中的生活的不幸。本论文从种族、性别和文化三个方向为切入点,分析和探索了黑人的自我身份,认为正是因为这三方面的影响,促使黑人在白人主导社会中迷失了自我,从而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进一步丰富了小说的悲剧性效果,同时使人们对黑人的身份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同产生深远的思考,赋予了小说新的内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国外,《最蓝的眼睛》一书对于美国文学界的影响盛大。早期对于莫里森创作的小说《最蓝的眼睛》的评论还很少,而且并不是很专业,研究层面还很局限。1979年,菲利斯克罗特曼在《美国黑人文学论坛》上发表的《最蓝的眼睛中的迪克与简以及秀兰邓波尔德敏感性》也仅仅局限于主题分析的层面。随着1993年托尼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文学界对莫里森作品的研究与讨论逐渐成为潮流。《最蓝的眼睛》作为莫里森的处女作,也成为研究极广的著作,国外学术界对此小说的研究开始从不同层面展开。二十世纪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风靡西方评论界,被称为当代后殖民研究之父的弗朗茨法农指出,种族主义使殖民地人民丧失了自我意识,盲目地认同,臣服于白人的普遍标准,由此对黑人心理造成严重扭曲:种族主义文化的定义就是不准黑人具有健康的心理。对于《最蓝的眼睛》一书,美国各大报刊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与好评。豪斯顿日志称赞道:大胆,全新的写作手法以及超时间性,使其具有伟大文学的特征。在文学研究方面,巴巴拉克里斯廷在《托尼莫里森的当代寓言》中说莫里森这部小说中的结构或许远比小说中说描述的特殊事件给与这部小说更为贴切的真理,这部小说结构上的三大特点是狄克珍妮篇与主要情节的对照,以季节为小说主题的框架及叙述角度的变化。批评家们认为这三大特点是使这一悲剧故事迸发出火花的导火索,并指出小说主人公佩科拉对蓝眼睛的渴求包含了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300年间不成功的交流。

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国内有关的学术性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数量较少,研究视角较为狭隘,一些学术论文主要从莫里森小说的叙事艺术和主题思想两方面入手。如1986年,董鼎山在《读书》杂志第4期上发表了《美国黑人女作家的双重桎梏》,其中探讨了《最蓝的眼睛》的人物及主题,提出研究黑人妇女的作品既要考虑她们的生活环境,她们的经历,也要考虑她们的性别以及性状态。王黎云在《评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中对该小说的结构及叙事特点作了实证性的评析。王家湘在《托妮莫里森作品初探》中分析了小说《最蓝的眼睛》的情节、人物、主题,认为莫里森作品主要反映黑人在他们各自生活的环境及集体中、在被种族歧视扭曲了的价值观的支配下对自我的价值与意义的探索。

但是自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文学界掀起了研究热潮。据统计,截至2006年12月,我国论者共发表了382篇有关莫里森研究的文章,其中专文论述《最蓝的眼睛》的有39篇。研究内容主要有女性主义,黑人文化,小说的内涵和社会意义以及叙事艺术等方面,同时在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如程静、郭庭军在《走出白人文化霸权的藩篱》中运用后殖民理论分析了《最蓝的眼睛》的主题思想,探索了小说对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暴露以及重塑黑人身份的努力。唐小霞在《从最蓝的眼睛中的两例对话分析看白人文化对黑人心灵的戕害》这一文章中运用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理论进行会话含义分析,探究了小说中人物会话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社会原因,同时也为该小说的文本批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种族、性别、文化作为美国黑人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最蓝的眼睛》中也深刻地体现了出来。本文拟从这三个角度入手,探索美国黑人的自我身份,审视美国黑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现状和民族文化的未来,阐释了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在遭受白人多重压迫的情况下,自我身份的迷失与否定以及黑人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失,使人们对黑人的身份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同产生深远的思考,进一步丰富了小说的思想内涵。

计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拟从种族、性别、文化三方面入手分析和探讨黑人民族身份问题,从各个方面逐一探索黑人因遭受白人压迫所导致的黑人的自我否定,突破了原有的单一笼统的研究方法,本论文对该小说进行了更加细致充分的论证,展开了更加全面的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