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论文的目的及意义在于:欧亨利通过对小说中不同人物的描写,反衬出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作者运用丰富的语言特色揭示了小人物的不平凡。作者对情节空白技巧的运用,使读者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想象,去再造。这样,小说的表面情节逐渐淡化而退为内化,使表面的事件的前后衔接转而为心理感情的合理发展,对整部作品的合理解释不在于外部的单纯情节,而在于内部的情感情节,读者心灵的意象化,情感的形象化,使小说的情节更加丰富而理想化了。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国内,很多人从不同方面研究过欧亨利的小说,但大多集中在欧亨利式的结尾以及人性美的主题这两方面的研究。邹积燕研究过欧亨利小说中的人性美主题,她在《从欧亨利小说的人性美谈文学欣赏的人文价值教育》中指出:欧亨利的小说大多取材于美国社会的底层,反映的是美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写的是平凡的小人物,但表现的是人世间最基本的情感,展示的是人性中的真善美。
樊林在《从文学接受视角看欧亨利式的结尾》中是这样评价欧亨利式结尾:他的一些短篇小说结尾,往往能够恰当地巧妙地升华小说中的进步主题,从而进一步增强小说净化读者心灵、提升读者品味的功能。
周慧颖在《最后一片藤叶的创作特色》中提到,作者不惜笔墨,选用了许多生动而典型的细节,详尽地描写了琼西对待自己病情的悲观、忧愁和焦虑的内心活动,以及最终战胜病魔的感人情景。画藤叶是贝尔门形象最主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笔,但作家并没有做正面的描写,而是通过一系列细节的侧面交代,不只是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余地,更是留给读者对生命、对艺术无尽的思索。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最后一片叶子》以一片叶子为线索,描写了几个穷画家之间患难与共的感情故事,塑造了贝尔曼这个舍己为人的老画家的动人形象。贝尔曼是整篇小说的灵魂,他冒雨连夜画了即将凋落的常春藤叶,给病重的琼西生的希望。本文通过语言特色、情节空白技巧的运用以及欧亨利式结尾的作用等三个方面对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进行分析,揭示了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人性美的特点。
计划: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在于从欧亨利代表作《最后的一片叶子》中的人物描写,突出了小人物的伟大,显示出了人性美的特点。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Specific Words in Two Ways开题报告
- 《白鹿原》中的地域文化英译看中国文化走出去开题报告
- 论球类运动新闻翻译开题报告
-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开题报告
- 法律文本英译中法律文化自信的塑造Establishment of Legal Cultural Confidence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egal Texts开题报告
- On the Duality of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论《黑暗之心》中的殖民主义双重性开题报告
- 英文歌曲翻译中的文化适应English Songs Translation—From Acculturation Theory Perspective开题报告
- 小说《荒野的呼唤》的标题内涵解读Reading of the Titles Implications in the Novel The Call of The Wild开题报告
- 201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长句英译研究开题报告
- A Thematic Analysis of Oxford English (Shanghai Version) for Grade Seven Based on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s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