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让核心素养落地”。“核心素养”最早出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下简称“经合组织”)和欧盟理事会的研究报告中。经合组织1997年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研究项目,但此时并未在项目名称中直接使用“核心素养”一词,2002年3月,在欧盟发布的报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中,第一次使用了“核心素养”一词。之后,美国提出了“21世纪素养”的概念与核心素养大同小异、新加坡和日本等国受到影响纷纷开展核心素养的有关研究。
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我国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2016年9月13日,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发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了核心素养的整体框架,提出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是被引用最多的文章。至今,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热门词汇。在论文方面,登陆“中国(cnki)学术总库”,以“核心素养”为主题,检索出相关研究的中文文献3.2万篇,其中学位论文2.33万篇。
我国界定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新课标》提出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再一次强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全面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核心素养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点更突出、焦点更集中的教育目标,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政府和学校的管理方式指明了方向。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基于《新课标》提出的新概念、新角度和新要求,以牛津上海版初一英语教材(共2册)为内容分析的对象,对其单元主题、单元文本内容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旨在具体分析和了解牛津上海版初一英语教材的主题性,并尝试找出合理、不合理的地方并提出建议,从而为之后进一步的主题研究和主题教学提供参考。第一章作为引言,先介绍研究背景,如《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国内初中英语教材的发展,然后介绍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再对“英语教材”、“核心素养”、“主题”等概念进行界定,并把整个论文结构进行梳理。第二章研究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如主题教育、跨学科教育、多元智能理论等以及对核心素养、英语教材评价进行综述。第三章介绍研究设计和实施,提出研究问题、对象,研究方法有文献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等,对教材可以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评价,内部评价是基于新课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的内部评价,外部评价是基于问卷调研的外部评价,问卷既包括学生对教材的态度也包括老师对教材的态度。第四章介绍研究结果,第五章进行分析与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与建议,比如说对教材使用的建议、对教材编写的建议、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预期目标:希望通过本研究,对《新课标》的有更深刻的解读,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与实施《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分析牛津英语初一教材是否以主题为引领组织课程内容,从而推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更大的成效,以最好的方式服务学生。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1)文献调查法,即利用文献对教材中需要评价的内容提供理论支持;(2)问卷调查法,以某中学对应年级的学生、教师为对象,调查教材是否能满足教学需求;(3)在分析教材时,利用对比分析法,将牛津上海版和译林版教材对比(重点研究牛津上海版,译林仅作为对比的补充);定量分析法,比如将牛津上海版初一教材单元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单元主题的跨学科覆盖率、跨学科丰富性、跨学科均衡性。
研究步骤:通过国内外研究的分析,对“核心素养”进行界定。根据教材评价相关理论以及学术论文研究,以“内部评价 外部评价”为基准,以《新课标》为标准,采用内部评价,从三个维度进行教材分析,再补充外部评价,使用问卷调研教材使用者的感受。两种评价相结合,既符合广泛认可的教材评价模式,又创新性地使用《新课标》维度全面、科学地进行教材对比分析。
4. 参考文献
[1]bruner j s.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2]braun v, clarke v. thematic analysis[m].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2.
[3]braun v, clarke v. toward good practice in thematic analysis: avoiding common problems and be (com) ing a knowing researche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gender health, 2022: 1-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
(1)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Specific Words in Two Ways开题报告
- 《白鹿原》中的地域文化英译看中国文化走出去开题报告
- 论球类运动新闻翻译开题报告
-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开题报告
- 法律文本英译中法律文化自信的塑造Establishment of Legal Cultural Confidence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egal Texts开题报告
- On the Duality of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论《黑暗之心》中的殖民主义双重性开题报告
- 英文歌曲翻译中的文化适应English Songs Translation—From Acculturation Theory Perspective开题报告
- 小说《荒野的呼唤》的标题内涵解读Reading of the Titles Implications in the Novel The Call of The Wild开题报告
- 201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长句英译研究开题报告
- A Thematic Analysis of Oxford English (Shanghai Version) for Grade Seven Based on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s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