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亨利劳森(henry lawson)是澳大利亚现实主义文学的鼻祖,也是澳大利亚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生动地反映了澳大利亚民族的社会生活,尤其是丛林生活。他的作品透彻地分析了澳大利亚丛林人的艰难处境,体现了澳大利亚文学的民族性。《赶牲畜人的妻子》、《给天竺葵浇浇水》和《自选农的女儿》这三部短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这三部短篇小说分别描写了无名的妻子、斯佩赛夫人和玛丽在逆境中如何不畏艰难,敢于同命运抗争,同传统道德观念抗争,同环境抗争的故事。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引出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和研究方法,简单介绍作者生平经历及其地位。介绍作者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短篇小说创作的特点,包括叙事手法和修辞手法。概括国内国外对亨利劳森本人及其短篇小说的研究,包括论文数量,研究角度,引出我的研究方向和角度。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1)案例分析法:在分析这三篇短篇小说中的丛林人物时,本文不是分析小说中涉及到的全部人物,而是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丛林人物进行分析,例如无名的妻子、斯佩赛夫人和玛丽。通过对着三位丛林女性的分析,既体现了亨利劳森对于“面容憔悴、形体枯瘦”的丛林女子的同情与怜悯,又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丛林女子同艰难险阻作斗争的非凡勇气。
2)分析对比法:对这三篇作品中女主人公面对困境的态度和心境进行对比,来揭示丛林女性普遍的悲惨命运,对劳森笔下的丛林女性和丛林男性的不同命运进行对比,揭示当时澳大利亚女性所遭受的偏见和不公。
4. 参考文献
[1]clark, manning (ed.). henry lawsoncriticism 1894-1971[m]. sydney: angus and robertson, 1972.
[2]clark, manning. in search of henry lawson [m]. south melbourne: macnifflan, 1978.
[3]matthews, brian. review of city bushman: henry lawson and the australianimagination [j]. history australia, 2016, 2(2).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七学期10-11周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3、第八学期1-4周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Specific Words in Two Ways开题报告
- 《白鹿原》中的地域文化英译看中国文化走出去开题报告
- 论球类运动新闻翻译开题报告
-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开题报告
- 法律文本英译中法律文化自信的塑造Establishment of Legal Cultural Confidence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egal Texts开题报告
- On the Duality of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论《黑暗之心》中的殖民主义双重性开题报告
- 英文歌曲翻译中的文化适应English Songs Translation—From Acculturation Theory Perspective开题报告
- 小说《荒野的呼唤》的标题内涵解读Reading of the Titles Implications in the Novel The Call of The Wild开题报告
- 201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长句英译研究开题报告
- A Thematic Analysis of Oxford English (Shanghai Version) for Grade Seven Based on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s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