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Technological Image in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Think Tanks开题报告

 2022-03-06 20:25:0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智库是影响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与政府、媒体互动密切,在国家内政外交政策的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欧美智库对中国的研究也日益深化,在涉华话语中,他们对中国的评估与评价会影响政府的态度以及对中国的政策;同时,其高学术的声誉使他们的文章更具科学性和可信度,在媒体的传播下,智库也可以影响公众对于中国的看法。因此,通过对欧美智库涉华话语的研究,可以从中了解到欧美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以及他们通过智库构建了一个怎样的中国形象。

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正日益增多,研究成果视角多样,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视角:

(1)语言学视角:(王梦晓,支永碧2017;唐伟,支永碧2018等)。这类研究从语言学角度出发,研究美国智库关于中国的涉华政治话语的建构,指出美国智库使用隐喻和名词化语用预设的方式使话语中蕴含政治偏向以及意识形态,从而通过话语建构他们所需要的中国形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收集美国及欧洲主要英语国家智库的有关科技的文章作为语料,自建语料库,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及架构理论,对欧美智库涉华科技话语进行架构隐喻分析,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欧美智库涉华话语中,涉及的主要中国科技形象有哪些?(2)在这些中国科技形象中,涉及到的隐喻架构有哪些?(3)欧美智库使用这些隐喻架构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论文框架如下:

introduction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梳理国内欧美智库有关中国科技话语的研究成果,了解研究现状和背景;

2)选择和提取语料,建立欧美智库涉华科技话语语料库;

3)借助隐喻识别程序(mip)在具体语境中识别与国家科技形象相关的表达是否为隐喻性表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fillmore, c. j. 1985. 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j].quadernidi semantica 6(2): 222-254.

[2]lakoff g. 1993.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j]. metaphor thought 10(4): 374-379.

[3]lakoff, g. m.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m].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起迄日期 工作内容

1 第七学期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和导师见面讨论

2 第七学期15-18周 根据指导老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