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中日两国都具有源远流长的的狐文化,因而对狐文化的研究也具有广泛性和丰富性。但是狐形象作为一种文学范畴,对其进行的研究还不是很多。
中国对《太平广记》的研究从很多方面展开,但对其中狐狸形象的研究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狐形象本身的研究。该研究主要是围绕“如何对书中的狐形象进行分类”这个问题来展开的,也就是说,这个研究主要就是事实研究,解决“有哪些狐形象”的问题。二是将其中的狐形象放在整个历史流变中展开以及变化的原因探究,《太平广记》只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来看待。
日本对狐形象的研究与中国相比较少。对于狐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稻荷信仰中的狐形象研究和“狐谭”即狐故事的研究上,而对于故事的研究,严格地来说与狐形象研究是不一样的,故事的研究更多是从情节展开,而狐形象作为一种“人物形象”是故事研究的一部分。其中,狐故事的研究代表的文献有柳垣陽子的《狐譚の研究ーー「今昔物語集」を中心に》、中川はづき的《説話文学における蛇と狐譚の変遷:「古事記」から「今昔物語集」へ》。由此也可以看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首先,《太平广记》和《今昔物语集》两本著作中的狐形象是有可比性的,从其成书的时代背景看也是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的。其次,迄今为止还未见两本书之比较。比较研究中,中国的《聊斋志异》和《搜神记》和日本的《日本灵异记》作为比较样本的比较多,由此可见,学者们的研究还是更多地集中在专门的神鬼小说上,而更具历史学意义而同样收录较多狐故事的《太平广记》和《今昔物语集》被忽略了。因而,本课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此类研究的空白。总得来说,本课题意欲从一个更为微观的视角切入,去透视狐文化背后所体现的宗教文化、思想审美等方面的民族文化特性。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为了体现比较研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课题将研究内容锁定在《太平广记》中辑录的66篇唐代狐故事和《今昔物语集》本朝卷辑录的狐故事中,考察与归纳两本著作中时代相近的狐故事对狐形象的塑造,从中日文化交流以及文化交流的影响的角度理解两书中狐形象的相似点,从思想文化的民族特征、时代特征理解两书中狐形象的不同,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日传统文化以及文化潜意识的理解。
研究的关键问题是造成异同点的原因。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理论依据,文学与文化是一个较为抽象与宏观的概念,为了研究的可操作性,本课题主要从古典文学的“意象”理论、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文化中的宗教信仰文化层面借鉴相关理论展开对狐形象的研究。其次研究的主要途径是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和著作。
本课题的研究可行性:
4. 研究创新点
对于狐形象研究,两国更多的是从宏观角度着手,研究历史上狐形象的流变,或是从民俗学的角度研究整体的狐文化,而对于文学作品中的狐形象研究较少。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狐形象研究,学者们的研究集中在《聊斋志异》上,《聊斋志异》俗名《鬼狐传》,向来以狐形象的塑造而闻名,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历史上都有重要地位,毋庸置疑成为狐形象狐故事研究的热点。但是《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是一名极具个性的作家,他所创作的故事中带有很明显的个人风格,将其作为与外国文学作品比较的样本,可比性不高。日本古典文学中对于“意象”或是“形象”的研究与中国相比更少,且不成系统。本课题的研究,意欲从一个较为微观的角度,运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象”理论,将该理论嫁接到日本古典文学中,从“狐形象”的塑造到“狐意象”的表达展开研究,从具象的狐探究其体现的狐文化以及背后隐藏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书中的狐意象都有很多涉及宗教的成分,而两书的成书时代又处于文化交流的繁盛时期,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当时都处于一种宗教信仰交流融合发展变迁较为剧烈的时代,这为研究两个民族各自的宗教形态以及对宗教文化交流融合的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前人的研究中涉及较少的部分。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的第一阶段是阅读相关文献和著作,整理和分析先行研究,找出先行研究的不足之处和问题点。
第二阶段是确定两本书中中狐形象的归纳方法,并进行归纳。归纳方法要适合后续异同点总结和原因分析。
第三阶段时异同点总结与分析原因。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