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意义:社会生活发生变化时,人们需要用语言表达新的概念,本族语言中却缺少能表达这种概念的词汇,这时,该民族可以向别的民族借贷需要的词。
五四运动时期,《共产党宣言》被先进知识分子译成中文并开始传播,为中国引入先进的思想,输入了新的文化,对社会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
自1848年2月14日公开发表以来, 《共产党宣言》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发行,我国的早期版本即陈望道译本,就是以日文版为基础转译过来的。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共产党宣言》书中日语借词的存在概况、来源形式、发展特点、产生前后汉语语境对比、对中文科学社会理论的发展的影响研究主要内容如下:一、关于《共产党宣言》原著及日文译本1、《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及其翻译情况 (地位、全世界的翻译情况、我国参照译本)2、本书中日语借词产生的历史背景 (中国精英阶层对西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同、日本对西方思想吸收更早、对日本科学社会主义翻译话语权的认可等)二、近代到五四时期为止的汉语环境1、 白话文的普及对汉语翻译著作的推动作用2、著作翻译前对日语借词吸收概况(日语借词词输入的渠道和应用领域)3、汉语本土科学类词汇的发展状况三、 本书中的日语借词的词源及其发展1、对本书中日语借词的梳理 (考查是否作者原创词汇、是否为常用词汇等)2、日语借词进入汉语的特点与启示(名词术语引进、数量巨大、日语痕迹明显、名词占绝大多数等;推动现代汉语系统演变、承载思想观念与科学技术输入的双重任务等)3、对发展中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四、 总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课题尝试以《共产党宣言中》的日语借词为为典型事例结合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展开研究,并探讨本书中日语借词对汉语表达方面产生的影响,可以说在日语学界是初次尝试,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和困难。
另外,本课题拟打破传统的单一化研究视野,从我们的基本国情出发,高举社会主义科学的旗帜,又将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借词这一现象组合起来。
将填补此著作日语借词研究方向上的空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空间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主要研究方法:(1)描写、分析、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法:对研究文本中出现的日语借词的特点、发展演变等进行描写,分析相关文献资料,解释其大量输入汉语系统的外在环境、输入后产生的影响,以期从中获得科学的结果,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和参考。
(2)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法:本课题将对所研究文本中的日语借词进行量化统计,在定量的基础上展开定性分析。
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过程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文献查阅,收集资料,综述与述评,了解、搜集国内外研究资料;第二阶段 整理、分析相关资料,拟订论文框架;第三阶段 修改完善研究成果和论文;第四阶段 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研究专著。
4. 研究创新点
建立了研究《共产党宣言》这一永不退色旗帜的新思路,即从日语借词角度角度深刻理解其地位和价值。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前期工作(3月1日3月20日):查找这一论题的先行研究,搜集资料,分析研究,整理思路,拟订论文的大致框架。
同时拟定两份调查表,进行调查,收集并整理调查数据。
中期工作(3月20日4月25日):根据自己制定的大致框架和老师的指导,理清详细的写作思路。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