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意义:语言是思维工具,同时又是思维成果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思维方式当然会影响语言结构。翻译不是一字一字的从左到右的对照就能完成的,有时候对应的词汇语句也不一定能翻译出作者的真实意图来。语言有自身的语法等特点之外,同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关系,每种语言都有区别于其他语言的特点,即个性或民族性,翻译或者是加工必须以本民族语言的特点为出发点。所以本论文通过中国汉族和日本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来对中日语言翻译技巧方面做一些参考作用。
国内外研究概况:
学者朱星曾说过两种语言的翻译以逻辑思维为基础。思维和语言方面存在这一定的对应关系,思维的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方式。胡振平先生曾指出过,自然现象的刮风下雨等的表达,日语有着与其他语言截然不同的表达形式。这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差异,而是不同的民族文化产生不同的语言特点的原因。文化语言学主张通过特定的文化背景来考察研究语言才能真正把握语言的本质规律及其特点。尤其对于翻译来说,中日同文同种的关系是一个很大的陷阱,我们的翻译作品很容易充满中国味,而缺乏日本式的地道日语的风格。所以从中日文化了解中日之间思考问题方式的差别很有必要。芳贺徹在[翻訳と日本文化]中一书中提到,日本和中国的文化差异导致了表达和翻译时的差别。如日本中表达尊重的人称词语さん,我国则对此有小姐先生等等不同的称谓用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王在琪在《论日语翻译面对的语言文化差异问题》中提到日本人的语言文化特点,具体表现在暧昧,肯定否定不明确,敬语谦语,语气等方面。在这些文献的先前研究下,我们可以发现日本人和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极大不同,对于翻译来说,思维方式的不同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李庆祥.从文化背景看日语的语言特点[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7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通过把握由中日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的思维差异,反应到语言表达方面,对翻译技巧如增译,减译,倒译,重组,拆译,合并,转换,引申,加注等的启发。
研究内容:中日两种文字不仅在结构上存在差异,而且在语气,表达方式,惯用习语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这是由思维方式的不同所引起的语言表达的巨大不同。这时候会因句子结构的不同,或者表达习惯的差异,根本做不到翻译的完全对应。本文在中日两民族个人主义和集团主义的两大对立主义的大背景下,探究中日文化的某些差异,从而引申出两民族思维的不同,并配以例句分析,以最地道的日本式翻译总结出在相应情形下应做出的翻译技巧。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中日文化中体现出的思维差异做尽全面的总结,研究出最地道的日本式的翻译例句,从而对翻译技巧方面有新方向的探究和补充。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采用分析比较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中日民族文化的分析,比较思维方面差异,对中日翻译例句进行验证,从而总结对翻译技巧方面的启发。通过进行归纳路线,归纳出中日思维差异和翻译技巧。
实验方案:以论文的方式完成
可行性分析:国内外学者早先研究较为丰富,可通过网络,图书馆或资料室进行参考文献的查找,且指导老师翻译经验丰富,一定可以进行有效的辅导,个人觉得可行性很高。
4. 研究创新点
1 在思维差异方面讨论中日翻译技巧很少,市场上大多是以中英翻译情况或中日翻译方法进行研究的较多,通过对中日民族思维,中日语言特点,译者,翻译的目的等方面联合分析,从而得到中日翻译方面的认知差异。
2 很久以来我们只认识到翻译活动中语言转换的一面,忽视了翻译活动中的复杂性和目的性。翻译能力不仅需要分析原文的语言代码,而是要深入分析原文所体现的思维和价值观。本论文从思维差异方面分析两国语言的独立性,从而为中日翻译技巧提供参考性的资料。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首先,本学期前我确定了论文题目:中日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技巧的启发。
随后,我便开始搜集关于中日文化及思维差异,中日语言独立性特点和中日翻译技巧方面的相关资料。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从网上获取大量文献获取不同学者的观点,更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网络系统,还需请教我的论文导师,询问她关于论文的看法,听取导师的相关意见。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