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园林对比——以假山为中心开题报告

 2021-08-08 20:07:3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访问日本参观了日式庭园之后,发现日本园林与中国园林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在筑石这一方面。因此想对以假山为中心,对中日园林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中日园林之间的异同。

日本园林起源于中国,早期的日本园林的建筑模式都借鉴了中国。平安时代之后形成自己的特色枯山水。本文通过探索历史的长河中假山文化的变迁,根据中日园林中,假山在不同造园风格中的体现,列举中日园林的假山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相互的关联,互相的影响以及不同点。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研究探索,以获取有关假山及中日园林之间更深层次的异同点。

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日本的园林文化。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部分:

端木山(2011)概述了假山研究的现状,详细说明了假山石组合的主要方法,假山的布局和假山形态分析举要。蒋文彬(2013)介绍了每个时代景观用石文化的发展历程,根据不同类型的庭院进行了景观置石运用的分析。刘庭风(2005)概述了日本园林的造园历史,并对日式园林不同的风格类型进行了介绍,概述了石景的分类。马利霞(2015)提到了中日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对比了中国的假山和日本的枯山水,并找出其相同点与不同点。毛培琳,朱志红(2004)概述了国内的名山名园和名石,详细说明了假山的施工技艺,提到了日本园林的石组和传统假山的施工技术。孙银宝(2012)提到了中日古典园林石景艺术的历史渊源,从多个角度比较了中日古典园林的石景营造。王劲韬(2009)对皇家园林叠山历史演化和文化意象进行了概述,对叠山材料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王悠,王晓春,黄春华(2016)提到了中日古典园林用石技艺的同一性和差异性。郑春桦(2013)对苏州狮子林的叠山进行了研究。周维权(1999) 详细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杨寒迪(2015)从多个角度研究了中国古典式自然山水园对日本枯山水的影响。杨秀娟,李树华(2011)详细研究了各时期主流文化特征和用石概况。张一驰;车伟光(2010)详细介绍了枯山水园林的形成,特点和精神特性,以及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和文化内涵。

国外部分:河原武敏(2006) 介绍了中国假山的形态特色,根据庭院的规模,分别介绍了其假山的特色。从假山的形态、规模、设计施工等角度展开了研究源豊宗(1963)介绍了龙安寺异于一般园林凸显自然主义、表现趣味的特点,有着自己独特的、纯粹的用石风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论文进程安排:12月31日前申报选题1月13日前完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3月底前完成论文初稿4月初接受中期考核5月中旬提交论文终稿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

假山是园林中以造景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构筑的山。假山具有多方面的造景功能,如构成园林的主景或地形骨架,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布置庭院、驳岸、护坡、挡土,设置自然式花台。还可以与园林建筑、园路、场地和园林植物组合成富于变化的景致,借以减少人工气氛,增添自然生趣,使园林建筑融汇到山水环境中。因此,假山成为表现中国自然山水园的特征之一。

中日园林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假山是中日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早年日本的造园风格向中国借鉴,经过多年的变迁,形成日本特色的园林系统,与中国假山文化相比别有一番韵味。通过对比中日假山的异同,探索其中的渊源与关联。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以对称的研究方式,比较探索。结合古今,结合中日园林的不同风格,根据有代表性的实例,对中日两国园林中的假山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找出中日两国园林中假山文化的关联性与差异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