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17年召开的两会关于九大教育问题教育部已作出回应。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肩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历史重任。素质教育理论的提出,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发生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80年代后期,至今素质教育的推行已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福沢谕吉,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毕生从事著述和教育活动,形成了富有启蒙意义的教育思想,被日本称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劝学篇》为福泽谕吉的代表作。全书共17篇。本课题以中国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施现状为开端,以福泽谕吉教育理念为切入点,以中国素质教育现状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针对中国素质教育的现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理解,联系福泽谕吉的教育理念,并加以利用,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以对中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福泽谕吉教育理念中的“实学”、“独立精神”、“德智教育”、“实践”、“自主学习”等理念为切入点,《劝学篇》中论保持本身的独立论思想和行动一致,强调独立精神和实际行动。文明的精神就是人民独立的精神。文明的进步与社会总的智德发展有关,论智德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福泽谕吉教育思想中符合中国教育国情的可用因素。
2.了解中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1988年最早提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以及概念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
研究步骤:
4. 参考文献
1)福沢諭吉.学問の勧め[m].東京:岩波書店,1978.
2)福沢諭吉.文明論之概略[m].東京:岩波書店,1995.
3)福沢諭吉.学問の勧め[m].現代語訳学問の勧め.檜谷昭彦訳.東京:三笠書房,2010.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
|
| ||||||||||||
|
|
| ||||||||||||
|
|
| ||||||||||||
|
|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