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莫言的长篇小说《蛙》就向我们展现了中国计划生育背景下,作为乡村妇产科医生的姑姑的一系列令人唏嘘感叹的故事。就《蛙》这一当代文学作品而言,自出版后就受到国内各界的评论,通过比较研究姑姑这一人物形象,走进人物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挖掘深刻的人文内涵,进一步提高阅读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对于《蛙》的研究,许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角度。这其中,有从书信体叙事、叙事伦理、叙事视角的角度来看,有从所处的年代和时代背景的角度来分析,有从作者的创作动机、写作方法上来研究,有从苦难中的精神变迁来写,也有从探究主人公姑姑的角度做一些深入的挖掘。不同的角度决定了不同的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都有其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以叙事方法为例,《蛙》可以说是一部具有创造性的作品。他一改小说一贯的叙事方式,而采用了书信体和戏剧巧妙结合的方式,书信体的朴素性、私密性和自由性,有利于小说实现以计划生育事件为背景来表现人性和人的灵魂,而同时又不对制度本身的功过是非予以简单评价的叙事目的。不仅如此,为更好地完成这一目的,莫言还对传统的书信体叙事进行了改造,创造了一种电子邮件式的内外嵌套型双书信结构和主人公和写信人相分离的叙述模式,让人眼前一亮,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我所选择的角度是从分析姑姑这一人物形象入手,以乡姑姑的一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姑姑的多重角色和悲剧人生。本文从社会背景、成长经历以及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角度分析姑姑形象的特点及原因,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女性意识,论述审美价值和文学史意义。通过对人物形像的挖掘,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和写作水平。莫言在小说里面把姑姑的身份做了一个颠倒,小说里面姑姑就是八路军医院院长的女儿,是革命烈士后代,根正苗红,又有文化,又漂亮,又从事妇科医生这样令人欢迎的工作,她在上世纪50年代的辉煌是无以复加的。当时乡下所有人看她是仰望的目光。小说里面,姑姑跟空军飞行员谈恋爱,之后飞行员驾机逃往台湾,作为他的未婚妻,姑姑的遭遇可以说从天堂落到地狱。好在飞行员逃跑的时候故意丢下一本日记,让姑姑重新获得行医权利和组织的信任。
后来,她变成了计划生育政策坚定不移的执行者,甚至像强迫狂一样的,跟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私自怀孕的产妇和家属斗智斗勇。姑姑接生过约一万多个婴儿,也铁面无私地为数千个妇女做过手术。随着社会的变化,晚年姑姑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小说里让姑姑嫁给了专门捏泥塑的艺人,在姑姑的口述下,泥塑艺人捏了很多孩子的形象。
2月上旬:制定计划,选题,完成开题报告
4. 研究创新点
在构思和创作中,必须要以脚踏实地地研究原著为基础,这一过程需要细心和耐心,需要反复揣摩和感悟。人物形象的描写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首先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其次从侧面描写人物。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后从细节描写入手。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分析细节描写,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推敲,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和巧妙安排。
另一方面,对姑姑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深层次地挖掘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挑战。而挑战首先表现在真实细致地分析人物形象,准确地给人物定位,多角度地揣摩人物心理,辩证地分析人物的合理性因素;其次,表现在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不能因为作品以计划生育政策为背景就过多地关注这一政策的利弊和带给人们的影响,而要把握住核心观点,重点探究人性和精神上的深刻内涵,理解作者塑造姑姑这一女性形象的创作目的。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