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重点研究毕淑敏小说中不同人物语言使用的特点。了解毕淑敏作品的研究现状,结合已有的理论成果,进行总结分析,查漏补缺。
研究目的: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各个言语社团内部语言的使用都有值得注意的特点。探究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在语音、词汇、尤其是语法方面显现出的特征以及比较彼此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语言。因此本课题通过研究毕淑敏主要小说作品,从社会方言的角度出发,分析作品中不同人物在语言使用上以及用来表现其心理活动的语言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深入探究其语言的艺术特色和魅力。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毕淑敏所创作的小说作品一直都受到当代读者的关注和欢迎。近年来,学术界对毕淑敏小说作品的研究深入到多个方面: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渗透于作品中的医学内容、医学叙事;作品中生命与死亡的主题;作品中悲悯的人文情怀、生命关怀;作品中流露出的悲剧意识;作品的语言特色等等。
有的研究者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解读作品,最常见的是分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究蕴含其中的女性意识及女性尊严,主要有杜秀霞的《论毕淑敏小说的女性意识》(河北师范大学)、奉芝黎的《毕淑敏小说女性意识研究》(贵州师范大学)等。有的研究者结合毕淑敏本人的职业背景,对作品中的医学知识进行探析,主要有于倩的《毕淑敏小说中的疾病书写》(河南大学)、金银花的《试论医学对毕淑敏创作的影响》(中南大学)、张刘薇子的《毕淑敏小说的心理学阐释》等。有的则透过现象看本质,讨论作品中深层次的情怀和诉求,探究作品所传达的主题,主要有贾翠花的《毕淑敏小说创作论浅议毕淑敏小说中的死亡与尊严主题》、丁杭的《悲悯的人文情怀论毕淑敏的小说创作》(山东师范大学)、任怡的《论毕淑敏小说的生命关怀》(武汉大学)、何竞的《生命意识的执着叩询毕淑敏小说论》(四川大学)等。
从语言层面出发,针对毕淑敏作品的学术研究,相比以上几个方面较少,其中主要集中于对毕淑敏散文的研究,比较有名的是谭旖旎的《毕淑敏散文的语言艺术》(湘潭大学)、周花的《毕淑敏散文比喻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等。而对于毕淑敏小说作品语言艺术研究的学术成果则更少,主要有岑泽丽的《毕淑敏小说创作的语言特色研究》(职大学报)、余荣宝和魏红的《毕淑敏小说语言幽默艺术》(语文学刊)等。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通过精读毕淑敏《红处方》、《血玲珑》、《昆仑殇》等主要小说作品,从社会方言的角度出发,分析毕淑敏小说中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物在语言使用上以及作者用来表现其心理活动的语言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深入探究作品中语言的艺术特色和魅力,由表及里,从语言层面进而深入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和主题思想。
研究计划:
4. 研究创新点
本选题的特色在于:
1. 从语言学层面出发剖析毕淑敏主要小说作品,使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对作品主题的探讨等深层次的研究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
2. 总结前人对毕淑敏小说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之上,从前人较少涉及的不同言语社团的语言特点入手,比较作品中不同阶层人物语言使用的特点,以及描写其心理活动的语言特色,从而深入探究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诉求。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