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表面上讲述告状的故事,实则折射了社会现象,讽刺了只为私利的各级官员,展示了底层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本论文通过研究刘震云笔下李雪莲这一悲剧人物形象,分析其悲剧形成的深层原因,探索社会环境和制度对女性的影响,对社会底层女性的境遇给予更多的关注。
意义: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个人知识修养及写作能力。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刘震云的小说作品从80年代至今都广受读者的欢迎,他的风格朴实无华,在简单的平常生活琐事中揭示了人间百态。
由此也引发许多人对刘震云的一系列作品展开研究。
《我不是潘金莲》是其自《一句顶一万句》后的又一力作,引起了评论界的热切关注。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分析刘震云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中李雪莲的悲剧形象,并通过研究刘震云笔下李雪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探索社会环境和制度对女性的影响。
主要从三方面分析李雪莲这一悲剧形象:分别从女性历史地位的变迁、独特的文化背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来看李雪莲的反抗精神、她的反抗方式、和她反抗失败的结果。
计划:2016年11月下旬-2017年1月10日选题,查资料,交开题报告2017年1月10日-2017年3月中旬 撰写论文,交初稿2017年3月15日-2017年5月20日反复检查修改论文,直至完成论文2017年5月下旬-论文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本选题深入对李雪莲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性进行剖析。
通过对这一人物研究,感悟在当今社会上存在的女性的精神困境。
综合前人的对《我不是潘金莲》的研究,对李雪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做一个整合,并深入分析其悲剧产生的根源。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