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与《儒林外史》的思想比较开题报告

 2021-08-08 20:31: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从研究目的上来说,是想通过对《镜花缘》与《儒林外史》的研究,了解清代现实社会的风貌,并通过作者的描写,去深入地分析当时文人的精神追求。研究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从社会意义来说,研究《镜花缘》与《儒林外史》,可以更好地了解清代社会,吸取当时社会风气中的精华,对于其中出现的糟粕思想,更应该引以为戒。从文学的角度上说,《镜花缘》与《儒林外史》将讽刺艺术使用到了极致。两者通过对人物、事物等描写,既能描写得生动形象,又极具讽刺效果。这些写作手法,都值得后人的研究学习。从文化上说,清代的文人处于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地位,他们一方面醉心于考取功名,希望能够跻身庙堂。可另一方面,由于清代文字狱、八股文等对文人的打压,使得清代文人对于朝堂与社会有着复杂的情感。研究他们的精神生活,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反省自身,有着很大的帮助。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对于《镜花缘》的研究,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方面:1.思想内容评价。这仍是本期学界之探讨热点,相关论文在20篇以上。欧阳健《海的探险和海外世界的发现〈镜花缘〉历史价值刍论》一文。2.艺术形式研究。如李时人《李汝珍及其〈镜花缘〉》《古代小说退潮期的别格杂家小说〈镜花缘〉肤说》。3.比较研究。将《镜花缘》与《格列佛游记》进行比较,这显然是学界最感兴趣的话题,相关论文达13篇。代表性论文如:王捷《〈镜花缘〉〈格列佛游记〉比较简论》、毛忠贤《〈镜花缘〉对〈红楼梦〉女性问题的反思》等。此外,本期还有不少学者力图拓展研究思路,如罗嘉慧对《镜花缘》海外世界描写所表露的荒诞意识的阐发。

而对于《儒林外史》中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那时主要是借鉴西方的小说理念来解释这部小说。近年来,大多数是以下几个方面:1.文献研究。探讨《儒》题材来源,一直是研究《儒》的基础性工作。如刘红军《〈儒林外史〉创作素材补笺数则》和《〈儒林外史〉创作素材辑遗》。2.作品思想研究。作为一部反映士人生活的长篇小说,探索其思想价值是学者孜孜不倦的追求。赵爱华《论吴敬梓的思想及其对〈儒林外史〉的创作影响》论述了吴敬梓思想中的三个主要因素:儒家思想、魏晋六朝风尚、明清实学思潮以及这三个因素对小说创作的影响,文章体博据丰,学术性强。3.作品语言研究。如彭虎勰《析儒林外史中的几个江淮方言词》。4.人物形象研究。近五年来,有关《儒》人物的研究不少。如曹颖利《论〈儒林外史〉的三牛形象》、葛馨《谈〈儒林外史〉中沙龙文人形象》几篇文章剖析了各类士人的命运,深挖了他们命运背后的原因,论述对象不同,但十分深刻。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整篇论文将计划分成五个大部分,每部分内容安排如下。

(一)前言。该部分将着重介绍国内外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概况,以及存在哪些缺陷。说明研究并将两者一起比较的原因,说明这样分析的优点。

(二)两本书相似处分析。主要是将两本书之间的人物、故事进行再次分类,并对每一类分别拟不同的小标题。其中每个类型将会结合作品实例进行深入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的特色就是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清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其创新点如下:

(一)将《镜花缘》与《儒林外史》进行分析、比较的模式较少。

(二)在分析清代文人的精神追求的目的下,与现实社会结合,引发了一系列的现实意义,从而使现代人对信仰缺失的进行反思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