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以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况为背景,深刻剖析《红楼梦》中薛宝钗的言行举止、情感倾向、思想意志以及背后所隐喻的现实意义,阐述薛宝钗的病态人格形成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从而对其进行更为丰满的解读。
研究意义:《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许多年来,无数红学大师投身其中。通过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薛宝钗的病态人格体现,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同时通过大量阅读与思考,我的创新精神与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学会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写作水平和对作品的理解能力也将随之水涨船高。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对《红楼梦》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研究,各方观点甚多,解读也不一而同。国外对薛宝钗形象的研究较少,但也不乏建树,如周青的《紫姬与薛宝钗两个封建淑女形象之比较》。而国内学者对薛宝钗形象的研究则极为丰富。如岳宇阳的《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病态人格描写研究》一文详细阐述了宝钗病态人格的体现,揭示了宝钗病态人格的内在精神意蕴。李梦圆的《红楼梦人物性别错位研究》中论述了薛宝钗的学者之高、君子之美、丈夫之雄,这是女性人物男性化的体现,表明了薛宝钗性格方面的病态因素。由于对薛宝钗的病态人格分析研究的相关文献过少,因此我决定查阅并参考一些关于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的文献、著作。为了方便对参考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因此将参考文献分为两类进行阐述。
第一类参考文献是各个学者对薛宝钗形象和人格的分析研究。如张颖帅的《论薛宝钗人格的复杂性》、郑苏淮的《末世淑女的心曲──关于薛宝钗人格的文化意蕴》和李珍秀的《薛宝钗人物形象略论》等。第二类参考文献是各个学者在人物形象人格方面将薛宝钗与林黛玉进行对比。如甘艳的《近五十年来钗黛形象研究及反思》、周博的《黛钗比较论》等。本论文的写作,是希望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另辟蹊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作品中薛宝钗的病态人格。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和其他文献资料的参考,阐述薛宝钗的病态人格发展过程;
2、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刻剖析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对其进行更为丰满的解读。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着重于从心理学中病态人格的角度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和性格进行分析,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著作,另辟蹊径,对其形象进行更全面的解读,丰满这一人物形象。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