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小说中的故事来讲述扭曲的人生道路,揭示当下的现实问题,最大限度地表现人类生存的痛苦和对现下社会的思考,为读者、更为社会提供了思索的平台。
意义:1、理论意义:从作品中了解反省民间层面传统文化中的功利意识以及所表现出的荒诞意识;2、实践意义:通过大量阅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对作品的理解能力;3、社会意义: 从社会体制、民间意识等层面对小说所展现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内涵进行了剖析探索,并努力解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精神困境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近年来,对于《我不是潘金莲》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各个方面:作品的精神现象学分析、作品中人性的阐释、农村女性处境的分析、个体价值的追思、作品中的批判意识,作品的叙事策略等等。
有的学者从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探讨了东方女性的困境和话语权的剥夺;有的学者注重个体价值的探索,不断思考和揭示人的价值;有的学者则对小说中的精神现象学进行分析,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运用现代哲学理论解读小说;有的对《我不是潘金莲》中真实的荒诞分析,深入到人的生存状态和境遇之中,体现深刻的社会关注感;有的对作品的语言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努力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通过小说讲述了李雪莲二十年告状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表现由于立场不同,人们之间的交流因缺乏倾听和信任所带来的沟通难题,展示了隐藏在人性背后人类荒诞生存状态的反思。
研究计划:2017年11月下旬-2018年1月10日选题,查资料,交开题报告 2018年1月11日-2018年3月初 写论文,交初稿 2018年3月15日-2018年5月20日反复修改论文,直至完成论文2018年5月下旬-论文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我不是潘金莲》延续了作者作品中一贯的荒诞讽刺幽默的风格,又有所深化和突破。
本文试从作品所表现出的荒诞意识层面进行探讨和剖析,从作品中的荒诞情节,官员阶层和狂欢化语言等关键词入手解读,从而更深一步研究作品中表现的荒诞意识。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