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李渔是活跃于明末清初文坛上的多产作家,于小说戏剧及诗文均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而其戏剧创作与演出实践,奠定了他进行理论总结的基础,成就了李渔的戏剧理论,为研究者所重视。所以,他的小说受到的重视则不够,更多的是文学史上的介绍。实际上,李渔的小说不仅成就甚高,对于社会的文治与教化,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又蕴含了文人的曲折情怀,特别是短篇小说《连城璧》和《十二楼》,其中《连城璧》又名为《无声戏》,是李渔的第一部小说集。针对作品《连城璧》,由于李渔雅俗共赏的思想和浪游四方的生活方式,许多研究者在关注该小说的时候,一般都只注意该小说表面上强烈的喜剧色彩或是创作的奇特性以及劝善惩恶的道德说教,却忽视了小说创作背后的深层次意蕴:浓郁的喜剧意蕴中精神的自我宣泄。其小说的主要意蕴,正在于此,值得深入探讨。
八十年代后,虽然有许多学者思路大开,对李渔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李渔的生平事迹到思想意识,戏曲理论到文言小说,无论哪方面基本上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但是,却很少有人发现李渔文言小说创作下,浓郁的喜剧色彩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尤其是小说《连城璧》,大多数学者要么针对其小说的喜剧特点进行浅析,要么对该小说强烈喜剧色彩下潜藏的悲剧意蕴进行阐释,或是对李渔带商业性目的创作小说进行评价等。几乎很少看到学者从自叙性的角度来分析李渔小说创作中娱人、自娱的精神。例如,王正兵的《浅析李渔小说的喜剧特点》(2002)主要是围绕喜剧化情节、喜剧人物、团圆之趣和转悲为喜的手段以及俗中求雅的语言风格来浅析李渔小说的喜剧特点;吕特的《悲剧意蕴:李渔小说解读的一个特殊视角》(2002)是以李渔小说创作中的小人物为出发点,通过展现在当时社会的不公和现实的压迫下,因缺乏金钱和权势,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各种各样悲剧人物形象,来诠释李渔自身的悲剧人生;陈一娜的《论李渔小说的自叙性》(2013)以自叙性的角度分析《连城璧》中李渔在叙写世情的过程里融入的人生经验、生活哲学和审美取向;再如陈国华的《论李渔的商品意识在戏曲活动中的体现》(2009),通过李渔的出身和经历形成的商人品格,来评价李渔以商业经营和赢利为目的的创作中旨等等。这些都是对李渔小说创作的感性认识,缺乏深入的解读。或许可以从自叙性的角度去解析《连城璧》中的奇事奇人及奇情,探索李渔在动荡不堪的现实社会中如何达到创作的最高境界:娱乐观众的同时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怀。
李渔生于积弊已久、颓势已成的明代后期。在他的青年时代,病入膏肓的朱明王朝抵不过强大的异族铁旗,终是在战火中灰飞烟灭,留下满目疮痍、遍地饿殍。李渔生活的江南一带受到的冲击虽不及北方,却也是饱受战乱侵扰。他四处逃难,亲身体验了那种漂泊无依、惶恐万分的心理状态,也亲眼见证了百姓所遭受的深重苦难,民不聊生的乱世使他对战争既恐惧又厌恶。之后,战乱结束,清王朝平定了天下,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受阳明心学和李贽思想的影响,倡导自然、肯定人欲、要求人际平等以及追求个性发展的思想主张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活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念也渐渐地开始发生变化。再加之享乐主义人生观的蔓延,李渔在这种世风的侵蚀下成长,也慢慢地开始了以酒色自娱、及时行乐的心理和随性、随心的生活态度。面对错乱不堪的社会现实,他自觉地选择了一条迥异于传统士大夫的人生道路,即靠自己的才艺混迹于上层贵族和普通百姓之间,过一种随遇而安、适时而变的生活。正是因为这种迥异的人生道路和随遇而安、适时而变的生活态度,李渔的小说更多地向人们展现的是一种“惟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我忧”的喜剧情调。他以自身的身世经历作为故事中每个主人公的“生活原型”,把他所亲身经历的件件奇事透过这些奇人慢慢地展现出来,最终通过劝善惩恶的说教方式与皆大欢喜的大结局方式来结束每个故事。而这种劝善惩恶的说教方式和皆大欢喜的大结局方式是否也可以理解为李渔对过去苦难经历的释怀和对现阶段社会现状的不满足呢?不少学者在研究这个部分的时候,常常忽略掉了文学的自我宣泄功能,基本上都认为李渔迫于生存,在小说中营造喜剧氛围的原因仅仅是为了取悦于各个层次的读者,以获取更多的收入。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旨在从喜剧色彩的角度出发,以李渔自身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意识的渐变为线索,对小说《连城璧》中的奇事奇人以及奇情进行深层次解读,挖掘李渔小说创作的意蕴:浓郁的喜剧意蕴下精神的自我宣泄。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一是大量阅读涉及李渔小说意蕴的相关期刊杂志以及书籍,并做出相关的记录及分析;二是广泛的搜索与课题相关的网络信息,并对其进行编辑整理,以供写作本文参考之用;三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已购数据库,从数据库中搜索到大量相关论文,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做出了深刻细致的分析,从中得到启迪,从而形成了本文的构思、框架的来源。
4. 参考文献
[1](清)李渔.《连城璧》(清代世情系列)[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1)
[2]朱明秋.新意盎然——论李渔的白话短篇小说.[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2)第20卷第6期
[3]陈小贵.李渔拟话本小说研究[m]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第11周—第12周:毕业论文分组,确定选题方向
2、2022年第12周—2016年第1周:完成资料检索并阅读资料
3、2022年第1周—第3周:完成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