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余华在1983年通过短篇小说《第一宿舍》敲开文坛的大门,而后在1987年因《十八岁出远门》一举成名,而后更是佳作连连,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活着》,都成了当代文坛的经典,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甚至被翻译成各个国家的版本,他本人也夺得了多项荣誉,包括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 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庄重文文学奖。
这些奖项的获得无疑表明了余华成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因此这也引起了许多文学评论家的注目,对于余华的作品他们展开了各个方面的研究。
(1)针对余华小说主题的研究 余华小说的主题主要可以概括为四种类别:血腥与暴力,生存与死亡、苦难与真实、善与罪恶。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余华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不同类型、揭示父权思维下的女性特征。
(2)研究余华小说中女性形象人物塑造,通过以男性为中心的叙事视角和以男性权力的叙事话语来书写遮蔽化、边缘化的女性,反映出女性在男性统治的社会环境中的弱势地位。
(3)研究女性悲剧命运的成因。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为完成论文我将主要通过搜集资料与进行论文写作,主要采用的手段有:(1)文献研究法:本文通过图书资料、中华知网、万方、维普等方式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将这些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归纳,从前人的经验里加深对论文主题的认识。
(2)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又称类推法或类比法。
它是对事物或者问题进行区分,以认识其差别、特点和本质的一种辨证逻辑方法。
4. 参考文献
[1]冯亚. 关于余华小说主题研究 [J].基金课题,2011:19[2]熊锦华. 余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意识[J].南方论刊 ,2017(7):85[3]余华.现实一种[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23[4]余华.余华中短篇小说.世事如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67[5]袁媛. 男性世界的两位女性-浅析《兄弟》中的李兰、林红形象[J].湘北师范大学,2011:16[6]张磊. 父权视野下女性的声音-论余华笔下的女性形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6):39[7]孙俊青. 对父权秩序的顽强颠覆和解构——谈王安忆的女性主 义创作[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8]马丽. 余华小说的女性形象研究 [D].新疆:伊犁师范学院,2018:29[9]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M].海口:南海出版公 司,2003:67~69[10]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7:37[11]余华.余华精选集 [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97[12]林华瑜. 暗夜里的蹈冰者-余华小说的女性形象解读[J].中国文学研究,2001(4):7[13]孙婷. 浅析余华作品中的女性悲剧[J].审美与文学,2018(4):95[14]余华. 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12[15]祖嘉合. 试论述女性的主体意识.妇女研究论丛[J].湘北师范大学,1999(2):4[16]金理. 书信中的文学史信息——从余华的一封信说起[J].小说评论,2008(1)[17]余华.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1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1.15—2022.01.04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2.2022.01.05—2022.03.02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3.2022.03.03—2022.03.15 完成开题报告4.2022.03.16—2022.03.23 完成论文写作提纲5.2022.03.24—2022.04.20 完成论文初稿6.2022.04.21—2022.05.20 完成论文修改稿7.2022.05.21—2022.05.31 交定稿(2份),查重检测8.2022年6月初 准备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