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汪曾祺热”是近年来一直火热的话题,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重返文坛,以桃花源式的《受戒》破开文坛“反思”“伤痕”的沉重之风,带来一丝清新亮丽的风采,其中散文数量最多,小说次之。他的作品以趣味横生、语言诗意、浅显易懂获得读者的喜爱。
学界对汪曾祺及其作品的研究很多,如郜元宝从知人论世角度研究的《汪曾祺论》,从作家背景到“十七年”艰难阶段的广泛叙述;学界的研究大多是从小说入手,如张景忠、河红联《试论汪曾祺小说的叙事风格》提出的“以情绪为文”,从叙事学的角度解构小说语言,分析作者的叙事情境;如徐筱雅《试论废名沈从文汪曾祺小说风格的传承与变异》的发表,将这三位分别代表京派早、中、晚期的作家进行纵列比较,得出京派作家的文风、审美取向大体方向是相似的,但由于个人经历不同,在文风上又先后呈现出隐逸、自然、世俗的风貌。虽然学界对汪曾祺的研究很多,但对于整体把握汪曾祺的文学风格这一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因为对于汪曾祺的作品而言,小说、散文是割裂不开的,因此我打算从这方面进行深入,把握汪曾祺风格中平淡的不同意味。
研究目的: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分析汪曾祺文学风格的形成,并结合具体作品来探究文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多角度呈现尽可能完整的风格内涵。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汪曾祺的文学风格总体可以用平淡和谐来概括,本文将从以下四部分分析汪曾祺的文学风格:构成汪曾祺文学风格的主、客观因素,文学风格的表现以及文学形式的表现。
具体探讨文学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主要是家庭从小对汪曾祺儒学思想的的潜移默化,求学期间老师沈从文对他文风的影响和定居北京后老舍、赵树理的雅俗共赏的追求。论述当时地域、流派以及时代大环境对汪曾祺产生的影响,主要研究“文革”“右派”使得汪曾祺的思想“淡化”,远离“伤痕”“反思”,追从自己的本心,写出质朴淡雅的文章。
文学风格从题材、人物、情感和主题分别阐述作品所传达的真善美,重点表现在“寻根”“风俗画”“儿童视角”突出作品中的和谐。从体裁、文本、语言、情节来考察汪曾祺的文学风格,模糊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描写冲突矛盾却不多加赘述,语言清淡朴讷,情节结构上“随意”,信马由缰,讲求自由,给读者塑造轻松有乐趣的艺术世界,让读者在纷繁的浮世中寻得自己的一隅天地。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
文献研究法: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搜集到充足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不仅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推动课题深入的关键。在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汪曾祺作品、相关书籍研究及其文学评论出发,对汪曾祺的文学风格有总体把握,避免空泛立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4. 参考文献
[1]张鸿声.李古月.再谈“文学风格”[n].中国作家网,2014(6):1-3
[2]汪曾祺.汪曾祺人生漫笔[m].同心出版社,2005.
[3]王干.林斤澜谈汪曾祺[m].江苏:广陵书社,20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5日——2022年1月4日:确定选题,收集资料。
2、2022年1月5日——2022年3月10日:资料索引,阅读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3、2022年3月11日——2022年4月20日:撰写论文初稿,交予指导老师评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