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继坤,更名绛,字忠清,乙酉后,更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学者称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顾炎武作为一名众所周知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不仅在明末清初这样一个朝代更替、社会动荡的年代中创造了经世致用的学说,并且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有很高成就。
本题的研究背景也基于顾炎武在历史及教科书上更多的以思想家的身份出现,讲述他作为明末清初的“三大儒”,以程朱理学作为基础创造了经世致用学说的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大多数对于顾炎武的研究都是对于他的政治思想及儒学理论,很少有对其文学方面的探讨及研究。而本题则是转换对顾炎武的固有认知,从顾炎武在的诗歌创作方面入手,根据其家庭背景和所处时代,将顾炎武的家庭背景与时局的变化结合起来,探求顾炎武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及其对于当时社会的反思意识。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探讨顾炎武诗歌创作中的反思意识,研究顾炎武不能离开顾炎武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其家庭背景,这些是顾炎武创作反思意识形成的渊源。具体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顾炎武的家庭背景:主要是良好的家学渊源使顾炎武从小就有较好的文学素养熏陶,以及家中长辈尤其是其嗣母对于顾炎武忠孝之义的培养。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大量阅读顾炎武家庭、时代背景的文献,从而进行整理、分析,得到有利于本文写作的文献资料。
2.精读文本法:仔细阅读顾炎武各个题材的诗歌,整理出其中具有反思意识的诗歌进行分析研究。
4. 参考文献
[1]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严昌迪.《清诗史》(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3]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0.06-2022.10.26论文分组并确定选题2.2022.10.27-2022.11.30申报论文题目,资料查阅及分析3.2022.12.01-2022.03.02下达任务书4.2022.03.03-2022.03.18完成开题报告5.2022.03.19-2022.04.05完成论文提纲6.2022.04.06-2022.05.10完成论文初稿7.2022.05.11-2022.05.24参加中期检查,完成论文修改稿8.2022.05.25-2022.06.06提交论文定稿9.2022.06.07-2022.06.28评阅论文,论文答辩,评定成绩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