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乡贤文化与小说《白鹿原》的人物塑造开题报告

 2022-04-29 21:14:1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历时六年创作完成,首次出版于1993年。1997年该小说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

《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组织情节,以反映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颓败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白鹿原村里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故事。

《白鹿原》以精神和心灵的寻根为主题,带着对精神中“真”的追求写出儒家文化的精髓,并通过文本中人物的个性描写,来宣传中国乡贤文化的深刻价值,表达自己“寻根”理念。作者的寻根性思考,并不仅仅停留在以道德的人格追求为核心的文化之根,而是进一步更深刻的揭示出传统文化所展现的人之生存的悲剧性。《白鹿原》在以关中人生存为大的文化背景下,展开了一系列的人物活动,粗野朴实的乡村习俗、慎独隐忍的儒家精神,则透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体现出来。《白鹿原》中的众多人物,其实都是儒家文化影响下整个历史时期社会人物的缩影和典型代表,无论是捍卫还是反叛,他们的身上都深刻地展现出儒家文化尤其是关中乡贤文化在封建社会对人的个性和命运产生的巨大影响。

通过查阅资料,可以看到目前对《白鹿原》中乡贤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于《白鹿原》中民族文化精神、心理和人格的探索。例如:雷达在《文学评论》1993年第六期上发表《废墟上的精魂——白鹿原论》一文,明确指出“《白鹿原》的作者,对于渗透了文化精神的人格,极为痴迷,极为关注。他虽也渲染社会的变动,但真正的目的是,穿越社会,深入腠理,紧紧抓住富于文化意蕴的人格,洞察民族心理的秘密”。将《白鹿原》赋予每个人物的精神面貌与中国的文化和思想根源联系在一起,乡贤文化以传统儒家文化为核心,得以维持和统治着整个封建历史时期像白鹿原一样的千千万万的村庄。徐晶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上发表了《白鹿原文化研究评述》一文,指出《白鹿原》是儒家文化的一面镜子,并且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是一面小镜子,作者将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文化性成功地结合,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折射出文化的方方面面。周勇在《名作赏析》2009年第15期上发表的《伟大的失败——白鹿原中朱先生人物内涵分析》一文,通过对朱先生“关学大儒”的文化身份的肯定以及叙述朱先生试图完成“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德理想却最终破灭的人生过程,表明朱先生和白嘉轩这样深受儒家文化特别是关学思想影响的乡村大儒,“在一个更无希望的年月不合时宜地重复着这一派先贤的风范,也重复着他们的失败。”并将其失败总结为不可逆转的民族根性,指明儒家文化特别是关中理学的局限性所在。朱言坤在《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一期上发表《乡贤·乡魂·乡治——白鹿原乡贤叙事研究》中通过对白嘉轩、朱先生、冷先生等人物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出乡贤文化影响下关中地区的乡村统治者们身上所具有的特质。

二、对《白鹿原》中各类人物的人格探索以及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乡贤文化对于《白鹿原》中人物的影响。《白鹿原》中各类形形色色的人物,从很多不同的方面代表了同样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一批人对该文化传统的不同理解,对其中的人物进行人格的探索,即解释人物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也是近现代《白鹿原》研究的重中之重。周天龙在《小说评论》2007年第一期上发表《文化·人格·困境——对白鹿原中儒家文化的重释》一文,从白嘉轩和朱先生两个乡贤人物入手,分析了其人格中的儒家文化因素,并找出其所处时代面临的文化困境。潘艳慧在《榆林学院院报》2004年第二期上发表《儒家文化认同与自然人性的冲突——论白鹿原中白嘉轩的人格谬论》一文,具体阐述了白嘉轩人格发展历程中的众多矛盾之处,以及他对待文化悖逆者的态度,指出白嘉轩身上厚重的历史感以及人性的光辉。盖琛在《文艺评论》2013年第一期下上发表的《白鹿原人物形象的儒家文化解读》一文中将《白鹿原》中的人物分为儒家文化的捍卫者、解构者和创新者三类,论述了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白鹿原上所形成的三种不同人物命运。王雪峰在《名作欣赏》2011年第14期上发表的《不可抗拒的牺牲命运——白鹿原原型分析》一文中写出了白鹿原上人们的命运走向,提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牺牲的历史”这一观点,指出牺牲命运的不可抗性,也反映出儒家文化从古自今传承着的价值取向。

三、文化反思和对儒家文化二重性的客观评判。关于《白鹿原》的文化研究中,几乎所有文章都对作者的文化态度和儒家文化特别是乡贤文化的二重性有所关注,因而都会涵盖对儒家文化的客观批判,如之前雷达《废墟上的精魂——白鹿原论》当中认为《白鹿原》中的文化立场是“充满矛盾”的,认为其在思想与文化上的指向性并不明确;权海帆在《小说评论》1993年4月刊上发表的《仁义的追求与失败——长篇小说白鹿原文化底蕴一解》一文中,以“仁义”为核心透视整个关中地区儒家文化的集中表现,说明封建时代儒家思想中“仁义”的温情与残酷的二重性以及小农经济条件下关中乡贤们对儒家伦理道德的绝对拥护,还有试图建立起的乌托邦式的乡村的不合时宜;杜阳光在《中华文化论坛》2016年第10期上发表的《白鹿原与关中民间文化试探》一文,指出小说中透露出的是“对关中民间儒学依依不舍的眷恋与肝肠寸断的鞭笞”;唐云在《小说评论》1995年1月刊上发表的《觅我所失——论白鹿原对儒家文化的阐释和留连》一文,论述了《白鹿原》中表现出的对于儒家文化的探索与留恋。《白鹿原》中的文化态度是复杂的,绝对不是单一的“文化回归”或者是“文化批判”可以为之定性的,“它是一个在当代思想观照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它截取了一段中国文化生命之流,以其吹沙见底的功夫,找寻这流动之态下的永恒功能。”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反思精神,同时又饱含作者对儒家文化中的某些内涵的恋恋不舍,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民族的精神人格力量是不该被非议的。这种客观理性的文化态度为我们看待关中乡贤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视角。

四、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探讨,即儒家文化在当今社会的意义。例如,苗变丽在《当代作家评论》2014年第6期上面发表文章《民族文化价值与当代小说——以追月楼、白鹿原、笨花中的文化遗民形象分析为例》,认为《白鹿原》实际上没有丧失多元文化的价值追求,实际上是在复杂、矛盾的心态中对逝去的传统文化进行缅怀和追忆,对传统文化的价值持肯定的态度。南帆在《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上发表《文化的尴尬——重读白鹿原》一文,以朱先生为例,提出《白鹿原》尽管没有避免现今社会中种种的文化尴尬,但是其对于儒家文化的中兴解释绝对不仅仅是复古主义者一厢情愿的期待,儒家文化曾经拥有的高度虽然不能代表现在,但是陈忠实竭力为朱先生谋求的文化地位却成为一个既成的事实。李定通在《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第3期上面发表《谁的“白鹿原”?——话语的争夺与改编的政治》一文,将论述的焦点集中在《白鹿原》中展现出的“中国式的欲望”上面,通过小说和电影改编的对比,探讨主流文化的影响力;祁小绒在《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上面发表的《关中乡贤文化视域下的白鹿原》一文中,不仅分析了关中乡贤文化的兴起与衰落,而且明确指出了《白鹿原》对于关中乡贤文化书写的现代价值。

以上的文献分别从《白鹿原》中的民族精神、人物心理和文化内涵、关中乡贤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及其现实价值的研究角度,对《白鹿原》的文化意义进行了分析,此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本课题主要从《白鹿原》中众多的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入手进行开拓,并努力得出关于《白鹿原》中所表现出的关中乡贤文化的有价值的总结和判断。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白鹿原》作为我们国近现代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品,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陈忠实先生历时六年完成《白鹿原》的创作,作者受新时期文学潮流的影响,结合自身对于生活经验的总结,并为写作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历史还原,三种因素融合起来造就了《白鹿原》中驳杂广阔的历史叙事,由于其所处的特殊时代,《白鹿原》不仅表现出寻根文学中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而且包含着文化反思的成分和对历史的客观审视,陈忠实先生在创作《白鹿原》时非常注重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和表现,这些对于民族深层心理意识的表现集中通过白鹿原上的“统治者”白嘉轩和“精神引领者”朱先生等人在大变革时代的精神失落体现出来,他们实际上代表了中国封建历史时期乡村统治系统中的典型人物——乡贤,乡贤作为乡村的统治者,使得整个乡村地区都不可避免地深受儒家文化的的影响,因而对于关中乡贤文化的探索成为研究《白鹿原》中文化走向的重要切入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一、绪论

二、乡贤及乡贤文化内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根据论文的研究课题,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相关的历史和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雷达.废墟上的精魂——《白鹿原》论[J].文学评论,1993(6).

[2]周勇.伟大的失败——《白鹿原》中朱先生人物内涵分析[J].名作赏析,2009(15).

[3]唐云.觅我所失——论白鹿原对儒家文化的阐释和留连[J].小说评论,1995(1).

[4]朱言坤.乡贤·乡魂·乡治——《白鹿原》乡贤叙事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8(1).

[5]李清霞.陈忠实完成了“垫棺做枕”的人生长篇[N].辽宁日报.2016-05-11.

[6]盖琛.《白鹿原》人物形象的儒家文化解读[J].文艺评论,2013(1).

[7]潘艳慧.儒家文化认同与自然人性的冲突——论《白鹿原》中白嘉轩的人格谬论[J].榆林学院院报,2004(2).

[8]靳梓瑜.新时期秦地小说中民间原型的运用及现代启示——以《白鹿原》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

[9]苗变丽.民族文化价值与当代小说——以《追月楼》、《白鹿原》、《笨花》中的文化遗民形象分析为例[J].当代作家评论,2014(6).

[10]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11]张国俊.中国文化之二难(上)——《白鹿原》与关中文化[J].小说评论,1998(4).

[12]南帆.文化的尴尬——重读《白鹿原》[J].文艺理论研究,2005(2).

[13]王兴云,陈松.《白鹿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归附[J].现在交际,2016(5).

[14]杜阳光.《白鹿原》与关中民间文化试探[J].中华文化论坛,2016(10).

[15]徐晶.《白鹿原》文化研究评述[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7(1).

[16]权海帆.仁义的追求与失败——长篇小说《白鹿原》文化底蕴一解[J].小说评论,1993(4).

[17]袁红涛.宗族村落与民族国家:重读《白鹿原》[J].文学评论,2009(6).

[18]张佳雨.跌宕起伏的双重变奏——论《白鹿原》中儒家文化的命运走向[J].名作赏析,2018(15).

[19]周龙田.文化·人格·困境——对《白鹿原》中儒家文化的重释[J].小说评论,2007(1).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至2022年1月:老师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2、2022年2月:老师完成并下达任务书。

3、2022年2月至3月: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和论文写作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