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1999年10月19日,法国20世纪最著名 的作家之一娜塔丽·萨洛特悄悄地离开了人世。自1938年起,她便陆续发表了《向性》、《无名氏的肖像》(1944)、《行星仪》(1959)、 《马特洛》(1953)、《金果》(1962)、《生与死之间》(1968)、《打开》(1997)等一系列心理描写的作品,把读者带进了一个现实而又神奇的心理世界。娜塔丽·萨洛特不仅是一位“新小说”的实践家,而且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新小说”理论家。1956年,她以《怀疑的时代》一文,向《写作零度》(1953年)的作者罗兰·巴特一样向传统的写作风格发起了猛烈的挑战。萨特在为《无名氏的肖像》所写的前言里称赞萨洛特的作品“把一种能超越心理学而在人类存在本身中达到人类现实的技巧,发展到了最高顶点。” 1959年《天象馆》的问世进一步奠定了萨洛特在新小说家群中的地位。当年,著名批评家 加埃唐·皮孔撰文指出:“我认为娜塔丽·萨洛特的最新作品《天象馆》不仅是作者本人的杰作.而且也是当代小说不可多得的佳品。”
法国“新小说派”崛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二十世纪下叶法国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它在哲学思想上背弃了存在主义,在文学艺术上穿越了意识流。代表作家有阿兰·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和克罗德·西蒙,他们标举 “反传统”的大旗,以令人惊异的笔锋,在充满“谎言的世界”里进行各执一端的“反小说”实验,大胆探索“未来小说的道路”。 “新小说”首先是指一批具有同样倾向的作品,“新小说” 也是一种小说理论,或者说是一种通过宣言者评论发表的对小说的共同看法。这些小说家虽然理论水平和著作水平相差甚远,归之于同一流派不合适,但是他们有一点是一致的,这就是对小说的传统形式加以否定。六十年代初,新小说派的理论和创作开始广泛影响欧美,并风行至亚洲,引起了我国文学工作者的注意。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1999年10月19日,法国20世纪最著名 的作家之一娜塔丽·萨洛特悄悄地离开了人世。自1938年起,她便陆续发表了《向性》、《无名氏的肖像》(1944)、《行星仪》(1959)、 《马特洛》(1953)、《金果》(1962)、《生与死之间》(1968)、《打开》(1997)等一系列心理描写的作品,把读者带进了一个现实而又神奇的心理世界。娜塔丽·萨洛特不仅是一位“新小说”的实践家,而且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新小说”理论家。1956年,她以《怀疑的时代》一文,向《写作零度》(1953年)的作者罗兰·巴特一样向传统的写作风格发起了猛烈的挑战。萨特在为《无名氏的肖像》所写的前言里称赞萨洛特的作品“把一种能超越心理学而在人类存在本身中达到人类现实的技巧,发展到了最高顶点。” 娜塔丽·萨洛特从1939年发表第一部小说 《向性》到1997年发表新作《打开》,一生的创作时间将近60年,创作题材广泛。萨洛特对当代小说的贡献除了她的一系列作品以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她提出的两个十分重要,因而人们经常引用的概念:向性和潜对话。这两个概念在论文集《怀疑的时代》中作了充分的阐述,实际上回答了小说创作的两个基本问题:写什么和怎样写。通过研究“潜对话”这个特定的心理描写领域的开辟,以及对传统内心独白的创新两个部分,分析她心理小说的独特性和现代性。
预期目标: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文献法
比较研究法
4. 参考文献
[1] 娜塔丽·萨洛特的创作道路[J].吴岳添.当代外国文学,1997,(1).[2] 评法国现代派小说[M].白嗣宏,译.叶甫尼娜.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 法国现代小说史 [M].徐知免,杨剑,译.米歇尔·莱蒙.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4] 新小说派研究[M].柳鸣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6.[5] 97岁的娜塔丽·萨洛特发表新作《打开》[J].吴岳添.外国文学动态,1998,(1).[6] 巴黎名士印象记[M].柳鸣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7] 娜塔丽·萨洛特在中国的翻译和研究[J].李凤.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02).[8] 娜塔丽·萨洛特《童年》的叙事学研究[D] .刘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9] 论萨洛特文本中的弗洛伊德主义因素[D].赵晓琳.广西民族大学,2013.[10] 把一生献给了“怀疑的时代”——简论法国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J].刘成富.当代外国文学,2000,(04).[11] 萨洛特《你不喜欢自己》的主体评析[J].王晓侠.外国文学评论,2011,(04).[12] 萨洛特作品中的语言学——一种“向性真实”的表达[J] .王晓侠. 外国语文,2011,(01).[13] 当代法国文学界的居里夫人——娜塔丽·萨洛特[J].李凤.世界文化,2012,(10).[14] 纳塔丽·萨洛特访谈录[J].江林.当代外国文学,1997,(01).[15] 论伍尔芙、乔伊斯意识流小说的艺术技巧[J].龙和武,韦永恒.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16] 萨洛特的“对话与潜对话”初探──法国新小说理论研究之一[J].田兆耀,李辰民.苏州大学学报,1998,(01).[17] 试论娜塔丽·萨洛特在心理描写上的新突破[J].刘成富.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05).[18] 娜塔丽·萨洛特的《天象馆》与心理现代主义[J].柳鸣九.当代外国文学,1990,(02) .[19] 新小说派、意识流及其它——访法国作家娜塔丽·萨洛特[J].柳鸣九.文艺研究,1982,(02).[20] 法国"新小说"两大师萨洛特与霍布—格里耶[J].董鼎山.读书,1987,(07).[21] 娜塔丽·萨洛特发表回忆录《童年》并谈“新小说”派[J].南海.世界文学,1983,(05).[22] 在继承与叛逆之间寻找出路——20世纪后期法国小说浅析[J].田妮娜.外国文学,2013,(05).[23] 谈法国当代小说异象——“新小说”[J].徐海燕.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1).[24] 法国新小说派创作方法分析[J].喻平阶.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03).[25] 访问法国“新小说”作家阿兰·罗布—格里耶[J].徐知免.当代外国文学,1985,(01).[26] 法国现代小说史的插曲——试谈法国的“新小说”[J].王德华 ,少鸿.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5).[27] 二十世纪法国“新小说”概述[J].郑利萍. 南京高师学报,1998,(03).[28] 一次“有限度的革命”——论实验小说对法国新小说的吸纳与变异[J].李松岳.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03).[29] 法国新小说中的现实与非现实、传统与反传统[J].李洁琼. 大众文艺,2016,(22).[30] 法国“新小说”作家谈内容与形式的关系[J]. 文艺理论研究,1985,(03).[31] 法国“新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J].姚公涛.求索,2010,(06).[32] 罗伯-格利耶:法国“新小说”的心[N].赵松.第一财经日报,2008-02-24(B02).[33] 法国“新小说派”剖视[J].柳鸣九,朱虹.世界文学,1963,(06).[34] 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研究[D].丁慧婷.华东师范大学,2015.[35] 阿兰·罗伯-格里耶新小说中的时间[D].孙圣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36] 论复调小说的诸种形式[J].李新亮.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37] 复调小说主人公独立性问题试析[J].俞超,张素玫. 文艺理论研究,2005,(04):.[38] 对话与狂欢[D].张兴星.陕西师范大学,2009.[39] 复调小说的两种模式——对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一个补充[J].王钦峰.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02).[40]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中的阐释学含义[J].汪洪章.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8,(02).[41] 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复调结构[D].赵萌.辽宁大学,2015.[42]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初探[J].李海燕.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2).[43]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与超语言学理论中的对话思想[J].张浩,王爱秋,陈宇博. 文学教育(中),2012,(08) .[44] 复调世界里的自由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的主人公[J].陈肖.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S2) .[45] 复调小说的作者意识与对话关系——也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J].张杰. 外国文学评论,1989,(04).[46] 中国新时期对英语意识流小说的译介[J].孙会军,孙致礼. 中国翻译,2006,(02).[47] 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中的文学与非文学因素[D].康琪.辽宁师范大学,2005.[48] 论象似性在意识流小说中的运用[D].蒋艳.重庆大学,2006.[49]张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中的创作技法研究[D].利萍.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50] 解析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艺术魅力[J].倪春艳,刘晓晖.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2).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至2022年1月 老师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2.2022年2月 老师完成并下达任务书。
3.2022年2月至3月 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