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与《追风筝的人》回归、赎罪主题比较开题报告

 2022-04-25 20:06:5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人生》作为路遥作品中与《平凡的世界》相提并论互相比较的优秀小说,有着公认的独特并举足轻重的文学价值和地位。

在《人生》的新解读中提取到“赎罪”这样的主题角度,并将之与 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座《追风筝的人》相比较,以比较文学的方法进行阐释,试图能在这两部中外作品中的不同中提炼出相同和精华,再结合各自迥然不同的写作背景与作者背景,找出两部作品中关于“赎罪”的人性之论,再推及到小说情节中“回归”,探寻“赎罪”与“回归”的关系。

关于《人生》的“回归”解读不在少数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城乡差距打击下被迫的回归,二是贫富差距打击下被迫的回归,三是苦难中寻找归宿主动的回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人生》中的高加林暗含中国贫困背景下中下层人民地位、财富、时代的悲剧,整合这些悲剧因素,寻找其实打破这些悲剧的变数,以此突出其实高加林人性本身才是悲剧的直接因素。

引出他的结局是一种赎罪的回归。

并从多种角度说明他需要赎罪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也正是因为这种赎罪的“超我”成长,他才能得以“回归”,回归于他而言也有多种方式和结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从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阅读搜集有关《人生》《追风筝的人》以及对作者路遥和卡勒德·胡塞尼研究的专著、论文、期刊和报告,了解现阶段对于这些内容的研究成果,并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为论文研究提供素材及理论依据。

2、纵横结合的研究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王珏.城乡交叉带的双重回归——从“符号矩阵”分析路遥小说《人生》[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吴仙锋.在苦难中寻找归宿 ——宗教文化视阈下的路遥文学创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3]吴浩.时代巨变下的人生躁动 ——论路遥的《人生》[D]吉林大学,2014年
[4]侯晓艳.路遥小说《人生》的精神主题[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
[5]张红敏.背叛与救赎:《追风筝的人》中的种族与亲情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张国龙.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J]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
[7]王娟.《追风筝的人》看外国文学中的精神救赎[J]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
[8]康茜.外在成长与内在救赎 ——析《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成长历程[D]西北大学,2011年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起讫时间

主要工作内容

1

2015.10.1——2015.11.22

毕业论文分组,确定选题方向

2

2015.11.12——2015.12.1

阅读资料,完成资料索引

3

2015.12.1——2015.12.2

指导老师录入系统,学生选题

4

2015.12.2——2015.12.3

完成开题报告

5

2015.12.3——2015.12.15

完成论文提纲

6

2015.12.15——2016.1.8

完成论文初稿

7

2016.1.8——2016.2.8

完成论文修改稿

8

2016.5.7——2016.5.25

交定稿(2份),指导教师审阅论文

9

2016.5.28——2016.6.8

老师评阅论文(填报评阅教师评分表)、学生准备答辩

10

2016.6.8——2016.6.28

各系组织论文答辩,填报答辩评分表及答辩考核评议书

汇总上报毕业论文成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