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虚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独有的一个概念。它最早被提出来并非以纯粹的文艺理念,而是出自亦文亦哲的上古著作——《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描述将要参悟人生的至高境界时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应该要进入空虚的极致,内心要宁静且坚定方可接近至臻至纯的真理,即老子所谓的“道”。
老子的哲学之理对文学是同样适用的。文学中也渗透着许多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们在本质上也都体现了一定的哲学道理,文学和哲学同为反映客观世界的意识内容。更为重要的是,文学和哲学都是研究人的学问,文学作品成为媒介,连接的是作者和读者,无论是创作时的构思还是接受时的解读,都涉及人的心理状态,虚静二字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常见的意象化、朦胧化的语言最终却无暇地概括了文学生产活动的两个环节中的人应当具备的心境,而词意本身的抽象性也给后人留下了解读和创造的空间。
魏晋南北朝时经学崩解,文人转向研习老庄之学,大文论家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首次提及虚静观——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谲五脏,澡雪精神。这就使得虚静思想从哲学概念向文学理论转变。事实上,虚静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是以道家学说为背景的,也就随着道学思想的深入发展而日益扩大其影响。中国古代文人有自己的学术气质,论述文学时没有显然的理性逻辑贯穿其中,而是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诉说,每个人有感于生活和社会则作一番表达,讲求含蓄深刻、韵味无穷,需要沉潜、涵泳于文学才能细细体会其中的深意,而在以科学作为文化主流的当今时代,这种并不清晰的表达并不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相应的影响力,对古代文论的现代化阐释,不是纯粹推求其理性的知识内容,而是站在为当今社会以及推动文化前进的价值立场上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对使进行正确解读使他们呈现出更加深刻的人文意义和内在影响力。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专业为背景知识,结合相关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知识解析道家提出的虚静思想,并从内涵的演变中分析出影响因素。
预期目标:系统地整理出虚静思想的变化轨迹,并从中看出文学史的发展变化规律。提高个人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查阅相关材料,以文史哲学科相关为切入点,系统地整理古代文学材料及今人对它们的研究成果。
步骤:1.搜集材料
2.提炼观点
4. 参考文献
[1] 老子.道德经.金盾出版社.2009
[2] 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李壮鹰,李春青.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1月3日—3月20日,通过网上数据资料库、图书馆查找论文相关材料
2.3月20—3月30日,整理材料以提炼出合适的观点,将其整合成为系统,确定大纲
3.3月30—4月20日,搜集材料以及查阅书籍印证论文的主题思想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