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内研究概况
米兰·昆德拉这个名字最早被国人认识和了解,应该归功于美籍华人学者李欧梵先生。1985 年他在《外国文学研究》第二期上发表了题为《世界文学的两个见证——南美和东欧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启发》的万字长文。在这篇文章中,他热情而庄重地向中国文学界介绍了两位小说家,一位是来自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另一位是现今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米兰·昆德拉。由此将昆德拉正式推进国人的视野,从此以后“昆德拉”如热浪般一波接一波地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总体来看,中国知识界先后掀起了三次“昆德拉热”。
第一次“昆德拉热”是从 1987 年到 1992 年,中国读书界引起了第一次持续的翻译、阅读和介绍的热潮,1987 年8月,景凯旋、徐乃健翻译了昆德拉的长篇小说《为了告别的聚会》(现上海译文出版社译为《告别圆舞曲》),9 月,著名作家韩少功等翻译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将昆德拉带入了中国读者的眼中。之后昆德拉的其他作品《生活在别处》、《玩笑》、《不朽》、《小说的艺术》也不断的被翻译介绍。1992年,艾晓明编译了《小说的智慧—认识米兰·昆德拉》,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三辑中,分别汇集了昆德拉《小说的艺术》的一个译本和昆德拉部分作品的序跋及国内外关于昆德拉小说的研究文章。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遵循课题研究的大方向是米兰·昆德拉小说作品研究的前提下,本课题研究的核心仍专注于“存在”母题。“存在”历来是学者研究米兰昆德拉小说观和小说创作的导路灯,区别于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海德格尔等的思想,米兰昆德拉将“存在”发展成为具有其独特性理解的哲学内涵,在此基础上又可切分成许多子题——媚俗、灵肉、轻重、不朽等,这些子题与母题联系密切,共同验证“存在”的本质,给予读者对于存在主义“昆德拉式”的思考。“存在”更是昆德拉作品的精神内核,研究者无以避开它去研究昆德拉的小说本身。
其次,在以研究“存在”母题的基础上,本课题将立足于《好笑的爱》这一短篇小说集,以之作为文本载体,以小见大,从中窥探出昆德拉小说中人物“可能”存在的多种形态及其深刻内涵。《好笑的爱》对于米兰·昆德拉的小说道路乃至以后小说理论观都有一个“开启”的力量,他曾说: “随着我的《好笑的爱》的第一个故事, 我确信 ‘找到了自我’。我成为写散文的人, 写小说的人, 而不是其他的任何什么人。”《好笑的爱》从1958年第一篇短篇小说《我,悲哀的上帝》开始,历经十年,汇编成集,其思维容量之丰富,体现在人物设置、情节构思、主题探讨等诸多方面上,相比之后创造的长篇小说,更具复杂性、多变性和创造性。可惜研究者、读者都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其后期代表作《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生活在别处》等,遗忘了这部本该被引起足够重视的短篇小说集。笔者搜索中国知网,发现专门研究《好笑的爱》主题、人物相关的论文寥寥,不足五篇,其余十几篇也皆为期刊。这让人无不深感遗憾。《好笑的爱》并不是昆德拉作品中的边角文学,它具有极为重大的揭示意义。笔者希望可以带着一种使命去研究,做一个“发现者”,而非拾人牙慧的“附和者”。远离学者趋之若鹜的大道,另辟出一条佳径来。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本细读法:通过对《好笑的爱》进行重读、细读、精读,由表及里捋清小说人物性格特征、行动内涵、生存困境、对抗方式及其命运走向。
2、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相关文献,通过广泛阅读文献掌握前人研究状况,为后续写作奠定基础。试着从外部研究登堂入室,将昆德拉的关键词进行系统的梳理与阐释。其中包括轻与重、灵与肉、媚俗、政治、性爱、审判、不朽。
4. 参考文献
[1]米兰·昆德拉.《好笑的爱》[M],余中先、郭昌京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弗朗索瓦·里卡尔.《阿涅丝的最后一个下午》[M],袁筱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3]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4]赵瑾.米兰·昆德拉的存在论探究[D],西北大学,2014.6 [5]郭富平.昆德拉小说《好笑的爱》的主题意义构成并及艺术表现[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03):61-64 [6]范小青.存在的可能性——现代性语境中的米兰·昆德拉[D],苏州大学,2007.5 [7]张金林.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自我主题[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6 [8]李凤亮.政治与性爱:公众视角与私人情境——米兰·昆德拉小说题材的历史内涵与存在意味[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65-73 [9]赵谦.虚无·矛盾·性:昆德拉《好笑的爱》的主题解读 [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56-62 101. [10]仵从巨.《性爱:昆德拉小说之门》[J],当代外国文学,1997(04):163-166 [11]于忠淼.切开欲望的金苹果——米兰·昆德拉小说性爱主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5 [12]郭向宇.“沉沦”与“本真”——论昆德拉笔下的女性形象[D],山东师范大学,2006.4 [13]陈谊.论米兰·昆德拉小说创作中的存在之思[D],西北大学,2012.6 [14]梁玲.米兰·昆德拉小说中受虐女性形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5 [15]蔺芳艳.身份的焦虑与追寻——米兰·昆德拉小说中女性形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 [16]胡雯.远方的生活与此处的生命——米兰·昆德拉之小说女性人物形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5 [17]郝玉满.小说中的游戏 游戏中的小说——评短篇小说《搭车游戏》[J].学理论,2013(23):227-228 [18]韩潇颖.游戏中看灵肉二元的人性——读米兰·昆德拉短篇小说《搭车游戏》[J].青年文学家,2014(20):102 [19]陈晓慧,胡玉娟.上帝笑声的回响——米兰·昆德拉作品浅析[J].学术交流,1998(01):94-95 [20]仵从巨.“性爱”世界的喜剧景观——昆德拉和《爱德华与上帝》[J].名作欣赏,2001(03):23-26 |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 起讫时间 | 主要工作内容 |
1 | 2022.11.15—2022.1.4 |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 |
2 | 2022.1.5—2022.3.5 |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下达任务书 |
3 | 2022.3.6—2022.3.20 | 完成开题报告 |
4 | 2022.3.21—2022.3.25 | 完成论文写作提纲 |
5 | 2022.3.26—2022.4.25 | 完成论文初稿 |
6 | 2022.4.26—2022.5.25 | 完成论文修改稿 |
7 | 2022.5.26—2022.5.30 | 交定稿(2份),指导老师审阅论文,学生查重检测 |
8 | 2022年6月初 | 老师评阅论文,学生准备答辩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