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鲁迅是中国现代三大文学巨匠之一,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他的小说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在他的文学生涯中,创作达三百万字,译文约二百五十万字,显示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实绩,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珍品。鲁迅先生共有三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以及《故事新编》。小说集《呐喊》、《彷徨》,共收小说二十五篇,其中就有十二篇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进行叙述。除了日记体小说《狂人日记》和手记体小说《伤逝》两部独特的作品外出现第一人称“我”的还有十篇,在《呐喊》中共有七篇:《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彷徨》中共有四篇:《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鲁迅的创作中不止一部作品出现第一人称“我”,这个“我”中有可能有着鲁迅自己的影子,有着鲁迅的精神性格。鲁迅小说中的“我”的形象塑造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包含着的鲁迅的精神思想。因此,“我”的综合分析尤为重要。
可以看到,关于鲁迅小说中“我”的形象的研究十分深远。通过查阅资料,可以看到目前对鲁迅小说中的“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在对鲁迅小说创作的背景和理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熟读作品,理解鲁迅小说中“我”这个特殊的形象,对鲁迅作品中的“我”的人物形象及“我”的作用进行深入的思考。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研究界的已有成果,思索其作品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同时将“我”与鲁迅小说中蕴含的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在层次上有全方位的把握,由此总结和归纳,完成毕业论文。
在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后,可以对本课题有较为独到的研究认识,能够通过文本分析和理论总结,提出有创见的看法想法。
熟练运用调查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分析归纳法等与本课题相关的学术理论研究方法,按时完成且保质保量各阶段的任务。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文献研究法
根据论文的研究课题,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相关的历史和研究现状。
(2)比较研究法
4. 参考文献
[1]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钱少武.鲁迅的第二自我——《呐喊》、《彷徨》中艺术群像的个体化透视[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4):96-99.
[3]张椿.谈鲁迅小说中的“我”[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4):37-40.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0月26日至2022年1月18日:确定论文选题,做好资料搜集整理工作。
2、2022年2月1日至2022年3月14日:完成开题报告并确定论文写作提纲。
3、2022年3月15日至2022年4月18日:完成论文初稿。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