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屈大均作为岭南三大家之一,其在文、诗、词、史各方面都有造诣,其中以诗的成就最高。作为明朝遗民的屈大均,爱国是他一生的主旋律,所以对于屈大均的研究,前人自然大多会从他的爱国情怀和遗民思想出发而来研究。正因为屈大均的抗清复明,其诗文作品包含着他对清朝统治者的愤懑,所以他的作品在清朝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列为****,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屈大均诗文作品的传播与流传。近现代研究屈大均比较有名的该属朱祖希的《屈大均传》、汪宗衍的《屈翁山先生年谱》和邬庆时的《屈大均年谱》,这些作品都是贯穿屈大均整个人生来研究的,并且不光涉及到他的文学造诣,更加深入到他的生活各方面,属于传记类、年谱类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屈大均的文学研究的现有成果大多分为这五类:对屈大均诗歌源流的追溯、对屈大均诗歌所呈现的文学思想和美学风格的探讨、对屈大均具体诗文作品的评析、对屈大均其他文体写作的研究以及将屈大均置于明遗民群体之中进行遗民诗的考察。
但是对于屈大均逃禅时期这一阶段的诗歌创作,前人并没有做出具体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逃禅之风以及屈大均最终选择逃禅之路对他这一段时期的诗歌创作的影响,逃禅时期他的诗歌内容与逃禅之前和逃禅之后有什么区别?逃禅时期的诗歌形式是否又因为逃禅这一特殊时期而有所变化呢?逃禅时期他的诗歌情感又有什么突出的变化?而逃禅时期的诗歌创作又对他后期的诗歌创作以及整个诗坛有什么影响呢?这就是笔者论文所要探讨的核心内容。
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方法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1、艺术品鉴法:通过对搜集的资料进行阅读、整理和分析,特别是屈大均逃禅时期的诗作,分析出作品的艺术特点,为论文分析屈大均逃禅时期诗歌创作的内容、形式、情感打好基础。
2、对比研究法:通过对屈大均逃禅时期与逃禅之前和逃禅之后的诗歌内容、形式、情感进行对比,分析出屈大均逃禅时期诗歌创作的特点。
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屈大均逃禅时期诗歌作品的的细致品读,进而达到对其作品内容、形式、情感的深入研究。
4. 参考文献
[1]塔娜.《清代文学传播个案研究——屈大均诗文集的传播与禁毁》[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第14-16页.[2]钱仲联.《清诗纪事——明遗民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第839页.
[3]屈大均.《顺德起义臣传·陈邦彦》,《屈大均全集》第三册《皇明四朝成仁录》卷十[a].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第850~851页.
[4]屈大均.《死事先业师赠兵部尚书陈岩野先生哀辞》,《屈大均全集》第三册《翁山文外》卷十四[a].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第230~231页.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至2022年1月 确定论文选题,搜集相关资料2、2022年2月 完成资料搜集,指导老师下达任务书
3、2022年2月至3月 指导开题报告撰写和论文提纲撰写
4、2022年3月至4月 完成论文初稿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