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孙悟空与沙僧人物形象分析开题报告

 2022-03-26 17:49:0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我们知道:“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西游记》就是如此,它作为一种观念形态,也一样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生活。此书约成书于十六世纪七十年代明代中叶,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吴承恩对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描写生动有趣,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状态都写得活灵活现。吴承恩利用神话的特质,讽刺和批判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揭露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关于孙悟空和沙僧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研究,著作和论文期刊都不少。涉及到这两个人物的研究的著作有李高林的《取经前传》、太田辰夫的《西游记研究》、刘荫柏的《西游记研究资料》、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卷、朱一玄和刘毓忱的《西游记资料汇编》等,论文期刊文章有曹炳建的《封建时代普通民众的人格写照—西游记沙僧形象新论》、曹炳建《多重文化意义下的探索与追求—西游记孙悟空形象新论》、刘继波的《论沙僧形象的道教文化内涵》、蔡相宗的《从佛教唯识宗谈西游记中沙僧形象》、杨力、连晓峰的《一个“和而不同”人物—沙僧形象新论》、吴大鸣的《沙僧为何出工不出力》、李希凡的《漫谈西游记的主题和孙悟空的形象》、张勇的《古代君子的典范——沙僧形象新探》、杜莫凡的《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等等,这些丰富的资料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让我对自己的研究内容有了更多认识,让我的研究变得更加简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 、研究方法

1、精读法:细读有关《西游记》人物分析的著作内容,分析总结出孙悟空和沙僧的性格特征。

2、文献研究法: 在图书馆及相关网站查阅大量相关的资料、文献,并加以认真地研读、分析,总结前人的研究方法与结果;

3、比较研究法:将古人今人的研究结论进行比较归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杜莫凡.《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J].商业故事,2016年31期

[2] 孙国中.《西游记》创意初探[A].第二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吴大鸣.沙僧为何出工不出力[J].课堂内外(初中版),2009年09期

[4] 孙翠翠.浅析沙僧的赎罪意识[J].沧桑,2008年01期

[5] 张勇.古代君子的典范——沙僧形象新探[J].现代语文,2006年09期

[6] 许小秋.告诉你一个“世俗”的沙和尚——《西游记》中沙僧形象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年21期

[7] 郭明志.刀圭与《西游记》人物的别名代称[A].第二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潘慎,王晓珑.修身·炼性·悟空·正心·澄心·无心[A].首届《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9] 张同胜.《西游记》的成书与俗讲、说话[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10年01期

[10] 李安纲.从唐僧取经壁画看《西游记》故事的演变[A].第二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1] 曹炳建.封建时代普通民众的人格写照—《西游记》沙僧形象新论[J].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01期

[12] 曹炳建.多重文化意义下的探索与追求—《西游记》孙悟空形象新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1期

[13] 刘继波.论沙僧形象的道教文化内涵[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14] 蔡相宗.从佛教唯识宗谈《西游记》中沙僧形象[J].时代文学.2008年03期

[15] 杨力、连晓峰.一个“和而不同”人物—沙僧形象新论[J].名作欣赏.2010年27期

[16] 何蕾.下层官吏的典型——对《西游记》中沙僧形象的再认识[J].文史知识.2013年01期

[17] 蔡朔冰.探讨《西游记》中的沙僧形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18] 曹满生.《西游记》主题思想及孙悟空艺术形象之我见[J].松州.2008年03期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2年10月—11月 见面(或网络)沟通,确定题目。

2. 2022年11月—12月 选题,教师申报课题,学生完成资料索引,阅读资料

3. 2022年12月25日—2022年2月28日 教师下达任务书,学生继续查阅资料,为撰写论文做准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