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传播中的政府角色:一种国家与社会的分析视角开题报告

 2021-08-27 22:37:2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形象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城市无形的资产,它不但是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因素,还可以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政府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扮演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提倡有限政府的大背景下思考政府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在城市形象传播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造成政府角色错位的深层原因;来揭示城市形象传播中政府主导模式的利弊得失,试图在公民社会崛起的背景之下,探索城市形象传播的最佳思路。

意义:城市政府作为城市形象管理的发起人、组织人、执行人是城市形象管理的主体,城市形象的好坏、城市形象管理的优劣与其中政府的行为直接相关。同时,城市政府又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形象的管理中,城市政府所塑造的良好政府形象是对良好的城市形象的丰富,并且良好的政府形象对政府的影响力和政府管理的有效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城市形象传播中政府的角色研究已经到达一定的深度

(一)城市形象概念的萌芽

美国城市学专家凯文林奇是最先将形象概念引入城市学科、提出城市形象的第一人。他在1960年出版的专著《城市形态》中提出城市形象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路、边、区、节点、标示等方面,并且以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三个城市为个案,分析了环境意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但还属于局限在城市规划、建设、设计范畴内的概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一、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去分析城市形象传播中的政府角色以及有限政府对城市形象传播作用的利弊。

二、研究计划:

(一)12月至1月中旬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本文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出发,从而把握政府对城市形象传播的作用与定位。与以往的研究角度有所区分,是基于一种国家与市民社会的框架,从而挖掘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政府角色错位的深层原因以及进一步的出路。

创新:本文借鉴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具有跨学科的特点。立足于国家与社会的框架结构,着眼于城市形象中的政府角色,抓住了城市形象管理的主要矛盾。中国社会要想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依赖社会与国家之间的互动,一切的努力都必须是以当下的中国为思想依据,必须从世界结构中的中国立场出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