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中的主播角色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01:52:30

全文总字数:1361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随着网络直播慢慢渗透我们的生活,网络主播也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角色。本文旨在研究主播在直播中所扮演的的角色及其个人形象的建构机制,希望通过还原真实的网络主播,可以提高广大受众对直播网站信息的甄别能力。

研究意义:2016年是网络直播元年,随之而来的有对于网络直播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然而目前却鲜有单位和个人去研究直播信息的传递者-----主播,仅有的一些研究也比较片面、单薄,因此,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研究:这一研究,可以追溯到社会心理学中的角色理论。其中,尔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1959年出版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一书,详细描述了戏剧化影响和人类的互动,并发展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理念,成为国外角色研究的理论基础。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提出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著名心理学家卡恩(r.l.kahn)提出重叠角色组模型,认为角色行为可以从角色冲突、角色不明、角色负担过重来研究。

国内研究:1.有关角色心理的研究:代表性研究者王莹莹(2016)认为直播秀是为了满足主播的自我实现心理,因为在直播秀中,主播真实的自我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马斯洛的层级理论将自我实现视为人的最高需求,而对于一些主播来说,网络直播能够或多或少的实现自我;2.有关网络主播个人形象建构机制的研究:代表性研究者王润溪(2016)认为直播间、工会、主播、粉丝是网络主播构建个人形象的四大必要因素;4.有关监管方面的研究:代表性研究者黄勇军和张国建在网络主播的特性与监管(2016)一文中提出提出现在我国主播监管难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①从业条件低。②年纪跨度广。③工作方式灵活。因此很难统一监控管理。必须以真实的自我取信与观众网络主播是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公众人物,而身份的非真实化和形象的虚拟化使网络主播可以逃避其作为公众人物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总之上述研究,对主播的角色了解还不够系统,值得进一步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一、介绍网络主播的主要虚拟角色类型

二、两面性分析网络主播现实身份与虚拟身份的转化(原因、目的、方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研究特色:精确具体的访谈。本篇论文将如实记录网络主播真实生活及其在直播平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在整理访谈资料的基础上也会大量阅读有关角色理论的相关书籍,不仅仅从传播学分析研究更加入社会心理学分析主播所扮演的生活角色及网络角色,这是本研究特色。

研究创新:由于网络主播是新媒体时代下的新产物,研究相对较少,且权威不多,现有研究多从直播平台及直播现象出发,因此研究网络主播的角色不仅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性。正因为同类研究较少,可研究的思维较宽、能具有一定创新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