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和沟通不断加强,广告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创意的实现可以通过的途径也越来越令人眼花缭乱。在这其中,有一种新兴广告类型--荒诞广告。加入了荒诞或是无厘头的元素,广告情节也往往让人感觉到缺乏逻辑或是无法理解,但却能达到意料之外的效果。似乎违反了常规,但却又似乎有迹可循,而正是这种矛盾能够令受众处在一种诧异或吃惊的状态中,使得荒诞广告往往能够更快地抓住大众的视线,达到其广告效果。
选题的理由也正是如此。说是荒诞,但其实广告中仍旧含有相关的创意点,本文选题目的也是旨在探究荒诞广告中所蕴含的创意元素,以及其创意要点的提炼,和广告创作中思维发散的过程。也希望在今后的时间中能有所运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广告中的荒诞因素与广告产品的关联,以及其创意元素,和对广告效果的影响。
荒诞广告中所蕴含的创意元素运用的一般规律。荒诞元素在现代文化各领域中的运用,以及这些运用和广告领域中荒诞元素的运用存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文化氛围下荒诞广告的接受度有什么不同,荒诞广告在今后可能得到怎样的发展,创意元素在荒诞创作中的必要性。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内,荒诞更多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得以展示,国内也普遍认为荒诞的叙述,怪异的讲述,才是接近真实的不二法门。目前在国内对荒诞广告的研究还比较少,这一现象可能与当前国内观众对此类广告的接受度,和意识形态和文化内涵等有关。
反观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和日本,荒诞广告却受到了大众们的接受和喜欢。最早给#8220;荒诞#8221;注入现代哲学涵义,或者说使#8220;荒诞#8221;从词汇学一般意义上的#8220;语词#8221;进入哲学层面的是丹麦哲学家克尔凯廓尔(Kierkegaard,1813-1855)0而在对#8220;荒诞#8221;的探讨中,为人们引用最多的是加缪的《西西弗神话》(The Mythof Sisyphus, 1942)。加缪现在仍然是作为对#8220;荒诞#8221;论述最全面、最深刻的思想家而在学界、评论界广为人知的。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部分以杰士派发胶的案例导入,分析此广告中的荒诞元素,以及广告效果。
第二部分由杰士派广告发散,进行类似的案例简单陈述,总结荒诞广告中所蕴含的创意元素运用的一般规律,并对广告的效果进行简单分析。阐述荒诞元素在现代文化各领域中的运用,以及运用后的效果,分析其和广告领域中荒诞元素运用存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最后结合不同文化氛围下荒诞广告的接受度,分析荒诞广告在今后可能得到的发展以及创意元素在其中的必要性。
5. 参考文献
车怡.荒谬、荒芜、荒诞[d]. 东北师范大学 2005
代双璐.荒诞-人类精神的折射[d]. 辽宁大学 2006
杨志春.无处不在的荒诞[d]. 山东大学 2006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