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爱国主义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在哔哩哔哩这一代表着青年亚文化场域的网站上播出时,谁也不会想到它会成为一块“破壁石”,成功将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连接起来。
《那兔》以真实历史事件为线索,在互动弹幕的媒介建构下,让青年亚文化与爱国主义在“观展/自恋循环”中实现了“缝合”,对现实世界积极输出《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文化符号,使"红色爱豆"成为了爱国主义认同的符号资源,唤醒集体记忆,并由此催生出“二次元民族主义”这一新的概念。
二次元来自于日语的“二次元(にじげん)”,意思是指“二维”。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以典型的二次元文化动漫《那兔》为切入点,研究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融合过程中的生产传播实践。
主流话语通过考证和代入的方式唤醒集体记忆,经由二次元群体的分享互动,实现符号意义的再生产,并在微观权力网络中进行意识形态规训。
由此,主流话语实践在完成和二次元碰撞融合同时,也发挥了意义建构作用,对于政治宣传引导、国家认同和弘扬爱国主义具有一定意义。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文将主要采用归纳法、个案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手段。
1.观看《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动漫作品,通过观摩作品从中研究青年亚文化是如何与官方意识形态进行碰撞融合实践的。
2.利用学校数据资源库收集下载大量有关二次元(acg)文化的文献资料。
4. 参考文献
[1]刘书亮/朱巧倩.论二次元文化的概念流变极其文化消费特征.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8):22-26[2]何威.二次元亚文化的“去政治化”与“再政治化”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10):25-30[3]齐伟.“臆想”式编码与融合式文本:论二次元粉丝的批评实践.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10):113-119[4]李红梅.如何理解中国的民族主义:帝吧出征事件分析.国际新闻界.2016[5]马俊.媒介迁徙:青年亚文化新场景与移动媒介的多维关系.编辑之友.2020(7):69-73[6]陈伟球.传媒民粹化背景下的反智亚文化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4):104-103[7]王洪喆/李思闽/吴靖.从“迷妹”到“小粉红”:新媒介商业文化环境下的国族身份生产和动员机智研究.国际新闻界.2016(11):33-35[8]郭小安/杨绍婷.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中的米姆式传播与共意动员.国际新闻界.2016(11):54-74[9]陈子丰.从“帝吧出征”事件看网络粉丝社群的政治表达.文化纵横.2016,(3)[10]郑素侠.中国网民的民族主义及其影响因素:一个媒介使用的视角.国际新闻界.2017,39(12):138-153[11]隋岩/李燕.论网络语言对个体情绪化传播的作.国际新闻界.2020[12]张宇/沈杨.包容与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嵌入视域下的网络青年亚文化.青海社会科学.2019(4):175-180[13]刘康.“去中心化–再中心化”传播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双重困境及建构路径.中国青年研究.2019[14]平章起/魏晓冉.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冲突、传播及治理.中国青年研究.2018(11):35-41[15]罗 红 杰 .祛 魅 与 超 越 :当 代 青 年 亚 文 化 的 融 合 发 展 .云 南 社 会 科学.2020(1):164-169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至2022年1月 老师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2.2022年1月至2月 老师完成并下达任务书。
3.2022年2月至3月 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