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前言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建筑要求的不断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行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钢筋混凝土具备构造自重轻,抗震性能好、造价低、耐火耐久性高、构造刚度较大等诸多优点,使得钢筋混凝土构造已经成为我国多层框架建筑结构中比较常见的构造模式。 本次课题为设计苏州纺织厂钢筋混凝土生产车间,拟采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占地面积约1000m2,总建筑面积2500~5000m2。建筑功能主要包括成品仓库、生产车间、公用设备房、备用仓库、质检车间、机修车间、备用车间等,屋顶层主要包括机房。主体结构总层数4层,层高从下至上分别为5.4m、3.5m、3.5、3.5m,屋顶突出机房层高3m。钢筋混凝土楼面、屋面,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钢筋混凝土楼梯。荷载方面苏州地区基本雪压0.40 KN/mm2 ,基本风压0.45 KN/mm2,地震设计烈度7度,场地土类别Ⅲ类,地震分组第一组。
|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二、主体部分
1.钢筋混凝土结构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4.研究和应用
近年来,我国对于钢制材料和与混凝土的组合结构的研究越发深入详细,众所周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以为建筑布置提供较大的空间,造价较低,施工也比较方便,因而广泛用于工业厂房、办公楼、教学楼、医务楼、商务楼等建筑中。但在汶川地震中,多层框架教学楼的倒塌,暴露出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抗震方面的弱点。根据震害的调查分析,混凝土框架的薄弱部位在底部柱端。一旦框架柱端破坏成为铰,房屋就很容易倒塌。若框架梁先破坏成为塑性铰,消耗一部分地震能量,柱就不容易破坏,房屋也就不容易倒塌。因此,“强柱弱梁”仍为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框架结构(含钢框架)只有一道抗震防线,不符合多道抗震防线概念设计的要求,钢框架结构增加钢支撑,相当于增加了一道抗震防线,结构的抗震性能提高了很多,目前已广泛用于高层建筑中。而现在建筑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体系供参考,即混凝土框架----斜撑结构。混凝土框架一斜撑结构是在混凝土框架的某榀某跨增加一些混凝土斜撑,斜撑与框架梁、柱构成支撑框架系统,再与无斜撑的延性框架系统组合成框架----支撑结构体系。这种新的抗侧力结构体系,具有多道抗震防线。斜撑的布置参照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要符合抗震规范6.1.8条对剪力墙布置的要求。斜撑采用人字形或v形上下连续布置,参照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中的偏心支撑。斜撑采用预制型钢混凝土构件,即在钢筋混凝土斜撑中心再加型钢。该结构在混凝土框架中增加混凝土斜撑,相当于增加一个支撑框架系统,多了一道抗震防线,比纯框架结构抗震性能高很多,抗倒塌能力强很多,房屋适用最大高度提高了50%以上。结构布置同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都具有增加一个系统与延性框架系统协同抗震的特点。虽然用斜撑代替剪力墙后,抗震性能差一些,但工程量少很多,造价低得多,施工也方便得多。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
1.林儆,崇燕,张伯林 《建筑科学》 ISTIC PKU 2013年5期,钢筋混凝土框架——斜撑结构体系抗震分析 2.于跃海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1年7期,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改造与异形柱应用 3.王光友.浅谈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几点经验[D].安徽:滁州市建筑勘察设计院,2003.4.同济大学等,《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王可峰.高层结构体系的选择,山西建筑,2009(15):53-54.6.陈仁朝.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问题初探[J].建筑技术与应用,2/2004.41-42.7.常卫东,陈义闯.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纵向裂缝的分析和处理.山西建筑,2006年32卷8期;118-119.8.张琪,童少轩.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节点受力性能研究[J].四川建材,2012,(04):59-61. 9.白雪霜,王亚勇,戴国莹.不同构造条件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2,(03):76-81.10.陆总兵,陆健.框架结构中填充墙震害分析与抗震构造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3):16-18.11.杨涛.框架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J].建筑设计管理,2010,(06):71-72.12.朱明洁,王洪兵.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常见构造问题解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09):40. 13.佚名.办公建筑那点事[M].城市建筑杂志社,2010.14.孙家齐,陈新民.工程地质[M].4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5.莫海鸿,杨小平主编.基础工程[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6.钱稼茹等编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8.聂宏达,郄恩田.房屋建筑学[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7]程文瀼.混凝土结构[M].5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郭俊.建筑的功能与形式[D].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2011.20.梁兴文,史庆轩.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1.赖东林.对某综合楼结构设计的探讨[J].广东科技,2007.22.GB50007-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3.GB50010-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4.赵建波,崔海.浅谈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J].山西建筑,35(15):139-14025.李明顺.坚持科研促使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J].工程建设标准化,1997(1):13-1626.竺存宏,李光远.预弯复合梁的设计与施工[J]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27.孙宝俊.现代PRC结构设计[J]南京出版社,199528.朱伯芳.有限单元法原理与应用[J]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 |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毕业设计时间安排
文献综述阶段: 1周(2月22日~2月28日)
建筑设计阶段: 3周(3月1日~3月21日)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