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图书馆建筑是与信息技术关系最密切的建筑类型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影响已不仅仅是要求在原有的图书馆模式中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而是需要创造新的图书馆模式以适应信息技术。图书馆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并提供服务成为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因而,图书馆建筑也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从功能组织和空间的创造上适应新的形势和变化。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将向建立多元自主的特色方向前进,大学图书馆由单一功能的传统图书馆走向综合性多功能的信息服务中心,成为为读者提供各方面的情报、咨询服务的机构和学习、科研、交往的场所,探讨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与当代大学的职能特点对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原则、平面布局与空间组织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学图书馆建筑正处在从传统的图书馆走向现代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时期,应结合我国国情,寻求出适用于当代大学数字化图书馆建筑设计模式。在这一发展过渡期内,大学图书馆建筑应面向未来同时具有良好的过渡性,使设计在适应当前的管理水平,技术设备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在未来也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要运用整体、动态原则充分考虑其近远期的适应性。
本课程为建筑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四年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所学知识得到梳理,总结和运用,既是一次检阅,也是一次锻炼。通过对具体建筑工程的规划,方案选择,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等一整套设计操作,使同学们了解熟悉建筑专业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增强学生的思考,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即将跨入社会的竞争能力和自信心,提高综合运用基础和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国内当代对图书馆建筑的研究已经非常多,它作为一项独立的课题吸引着越来越多建筑专业人士投入其中,出现了一批专门的图书馆建筑研讨会与相关的著作及论文。必须看到的是我们所处的社会不是只有影像,数字和网络的信息社会,还是大众化,消费化,媒介化,全球化的后现代社会,这些才是当代社会呈现出来的更为重要的特质。这些因素对图书馆的影响绝不亚于信息社会对图书馆的影响,而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与之相关的论文有清华大学王又佳的博士论文《建筑形式的符号消费》,同济大学颜莺硕士学位论文的《后媒体时代的建筑媒体与媒体建筑》等。另外目前我国从城市的视角研究建筑的论文并不多,或者说刚刚起步。建筑的空间只是社会空间的一部分,当代城市空间发生的巨大变化已经令建筑在慢慢改变,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事实。因此考虑城市空间对建筑空间的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不妨以城市图书馆建筑为切入口来窥视一下其中的奥妙。库哈斯的很多理论都是从社会,城市的视角阐述的,对本文有很大启发。
综上所述,关于城市图书馆的理论和研究,国内水平与国外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对图书馆的设计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信息技术对之产生的影响上,而应该从社会人文和更加广阔的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上去研究。而当代图书馆建筑设计的趋势应遵循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的两个原则的基础上,表现出图书馆建筑的灵活性。
(1)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的两个原则:
a.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基于要素对系统的非加和关系。当要素之间存在相干胜、协同性的条件下,系统各部分发生变化。要素性质的变化(人的价值观的变化,知识载体形式的变化);结构构型的变化(人和知识载体的杨心地位不同,阅读方式的不同);环境条件(建筑空间)的变化都会影响系统功能表现(藏、借、阅、管),甚至导致系统新质的出现。这种新质不是单个要素所具有的,而是系统整体才具有的。这一点从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由于社会的发展,新的载体的出现,人的需求的变化,都导致了新型的图书馆整体模式的出现,促使了图书馆建筑越来越走向合理化和多样化。因此,在研究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时,必须从整体出发,立足于整体来分析其部分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在通过对部分的分析而达到对整体的理解。整体性原则把对象视为有机整体,探索系统内外环境的辩证关系,大学图书馆建筑既属于图书馆建筑又属于校园建筑,二者不育结」裂开。图书馆建攀杯口校园建筑的发展都会影响到大学图书馆门确立者又受到更大的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环境发展的影响。反之,大学图书馆也会对校园文化生活,以及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大学图书馆时,要把它置于图书馆建筑和校园建筑整体之中甚至更大的环境中统筹考虑。
b.动态原则
动态原则是指系统方法的历时性原则。系统研究方法不把系统看成是静态的“死系统”,而是随着条件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是动态的。大学图书馆系统无论在其内环境的各要素之间,还是在其内环境和外环境之间,都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交流。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推动着大学图书馆建筑的现代化、数字化发展。我国处于过渡阶段的大学图书馆的功能发展更是一个动态过程,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中。因而,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也要适应这种动态发展趋势。
图书馆构成及其发展程序示意:
(2)图书馆建筑灵活性的表现
从建筑上来讲,建筑物最活跃的生长点是空间,能生长的空间必定具备灵活性的特点。
a.馆舍内房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随意灵活的变动,空间既能扩大又能缩小;
b.各主要房间的功能从单一性变为尽可能的多样性;
c.使建筑空间有效利用,达到使用、经济和美观的统一;
d.在空间中引入时间参数,即随着时间参数的变化,建筑空间得以发展和更新。
案例分析:
纽约公共图书馆
纽约公共图书馆科学工商业分馆,简称SBI(LSicence,Indua),1996年5月2日向公众开放以前,便倍受各界关注。正如该分馆馆长莱克勒克先生所说“SBIL是国内重要的科学和工商业的公共信息中心,客观存在将纽约公共图书馆推到信息革命的最前沿。并且,在经过百年服务之后,会更加突出图书馆向所有公民提供信息资源的使命。”计勇申L和电讯技术将SBIL和其它图书馆、教育机构、办公室、家庭连接起来,刀门在馆内外都可以进入一个电子信息的世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二图书馆彭叫七消失或者是阅览室已被虚拟的空间所取代。纽约公共图书馆科学工商业分馆为翻门展示了走在信息革命最前沿图书馆的崭新面貌,从信息技术角度和建筑角度全方位的建立了全新的图书馆模式。
深圳大学图书馆
深圳大学图书馆建于1983年9月,于1986年落成并投入使用。该馆曾获广东省高校图书馆工作评估总分第一名及电脑应用和页第一等多次奖励。深圳大学图书馆是一座采用大空间模式的开架图书馆。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楼高六层,配备中央空调,馆内铺设有智能综合布线系统。图书馆在初建时就配备有50台电脑检索终端座位的D几卫RNET检索厅和有40台多媒体电脑的多媒体资料阅览室,一为读者提供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料服务及接收电视信息,是全国高校图书馆中最早、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多媒体阅览室。早在1987年,深圳大学图书馆就已经实现全部办公自动化管理,所采用的是“深圳大学图书馆信息管理集成系统”(SIJLC入115该系统该馆自行酬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性能稳定、使用方便,是一个中国人设计、中国人适用,在国内率先进入实用阶段的信息高速公路一七新一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为读者利用馆藏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海内外百余家图书馆和相关单位。
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
新馆于1998年底投入使用,新馆与旧馆总面积超过51000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多个,藏书容量可达650万册准叫漠上成为亚洲高校第一大馆。设在新馆一楼的光盘及网络检索区是北京大学图书馆面向现代化的一个窗口,拥有近百台工作站和大型塔式光盘驱动器和光盘库,收藏有270多种学术性光盘,引进了国DIALOG、OCLC、UNCOVER、UN且、BESCO等各类网络数据库和电子期刊,可同时为馆内和校园网用户提供本馆机读目录、光盘数据库和国际联机网络数据库的检索,以及课题查新、论文查收查引等服务。图书馆于1999年启用UNICORN图书馆自动化臭戊管理系统。UNICORN系统包含公共查询、采访、编目、济翻重、教学参考书、连续出版物酬亏」、器材设备预订等模块,并育澎恿过网关检索其它联机商业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为加强学校文献资源建设的纠本知伐J,把全校的文献资源纳入一个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文献资源的最佳利用,北大图书馆正在全面实施“北京大学图书馆系统”建设,到2X()2年9月为止,已经有9个院系图书馆成为乡均;。预计至日2005年,将有20个院系图书馆成为分馆,初步建成“北京大学图书馆多馆系统”。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一.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1)建筑设计:建筑设计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对图书馆的柱网尺寸,面积,层高以及荷载等设计应有较大的适用性和使用的灵活性,符合现代化的教学要求,具有调整和改造的可能性。主要内容包括:
1.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与协调
2.建筑组成:读者活动部分,藏书部分,书籍内业部分,行政办公部分,其他公用部分
3.设计要求:功能空间合理的动静分区,良好的防火疏散组织,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
4.图纸包括:总平面图,楼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构造节点详图,节能计算书
(2)结构设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结构选型,结构布置,基本掌握有关规范的要求,使方案达到一定的可实现性。根据建筑方案,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结构体系,结构布置,应用合理的结构造。主要内容包括:
1.选择结构方案,结构布置及选型
2.对楼梯,雨篷等标准构件进行设计
3.熟悉使用标准图集,通用图集,绘制基础及楼(层)盖结构布置图
二.研究(设计)的目标
通过本次设计,了解图书馆这类建筑的变化趋势以及了解图书馆的购物模式和创新。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设计图书馆适应环境,符合现代图书馆使用需求,并用图纸表达,进行毕业答辩。
三.研究(设计)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先关专题设计部分内容。通过之前的毕业实习大量参观相关工程实例,搜集工程资料应用于毕业设计。设计过程中,再总结并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图集,规范等),请教指导老师和有关专家,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具体要求如下:
(一)任务要求
1.建设地点:孝感市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校区内;
2.用地概况:用地位于湖北工程学院同大学生公寓南侧,宝成路将新校区一分为二,图书馆建设用地位于宝成路西侧。
3.规划要求
⑴图书馆建筑规划尺寸为:建筑南北长67.5米,东西(建筑从西到东侧弧形走廊,不含走廊宽度)长75.535米(具体尺度见校区规划总平面图),其他用地尺寸根据比例自己测算完成。需说明的是:该图书馆体型(即外轮廓线)可以重新设计,其用地大小可以适度向南北拓展,但一定要符合校园规划总平面图的空间氛围;此外,跟教学连接的三层连廊其位置、大小不得变更,以避免破坏校园规划整体空间效果。
⑵建筑型要求:精美的外部造型能更好地展现图书馆的内部功能:现代图书馆的外观造型将更加充分地体现文化类建筑的性格与特征"符合当今人们的审美情趣"与周围的文化环境相互协调,并体现出新意、高品位以及时代感,展现出其作为知识宝库的文化内涵;与环境和谐统一:建筑物的艺术造型效果,既与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形状,色调有关,又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及其它建筑群,自然景观有关。二者结合共同形成不同的环境和美学追求。
(二)技术要求
1.外围护结构热工要求,地区相当于180mm砖墙的热工条件;
2.主导风向: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3.耐火等级:二级;
4.抗震设防:按6度设防;
5.日照间距:南方地区按1:1.2考虑;
6.建筑的水、暖、电均由城市集中供应。
(三)设计要求
1.主体建筑大门必须正对校园主轴,穿过主体建筑的三层连廊不得调整,要组织好连廊跟图书馆室内空间的联系关系。
2.建筑面积11000㎡——12000㎡。
3.在总平面图中综合解决好功能分区、出入口、停车位、道路、绿化消防等问题。
4.房间名称及使用面积见分配表。
5.平面设计按照各功能房间流程设计布置,流线清晰,功能分区合理。(图为一般图书馆功能与流线框架图以及毕设初步功能流线分
1.总平面布置(1:200),需表达校园规划结构
⑴标明道路、绿化、小品、停车位和出入口的位置;
⑵标明技术经济指标: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和绿化面积。
2.单体设计
⑴各层平面图(1:300),标注轴线及开间尺寸,画出墙体、柱、楼梯、门窗洞口及门的开启方向,注写房间名称,在一层平面图中注剖切符号;
⑵横剖面图一个(1:300),剖切位置应选择在楼梯间和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建筑内部空间的位置。
剖面包括:
基础及基础墙,外墙、内墙,吊平顶,楼地面及屋面构造,楼梯,钢筋混凝土楼板及梁,注明各层楼地面标高,屋面坡度,剖面关键尺寸,使用提供的图例,加以必要的说明,
(3)房间数量如下:
房间类别 | 房间名称 | 房间数量 | 每间面积(m2) | 合计面积(m2) |
门厅部分 | 服务台 休闲等候区 书包寄存区 展示区 卫生间 值班室 | 1 1 1 1 1 1 | 10 20 20 50 36 18 |
150 |
密集书库 | 密集书库 办公室 研究室或开放阅览桌 | 1 1 1 | 300 20 180 |
600 |
文理外借阅览室 | 文、理、工外借阅览室 办公室 | 4 3 | 300 20 |
1260 |
现刊过刊阅览室 | 现刊、过刊阅览室 办公室 | 4 2 | 200 20 | 840
|
文献阅览室 | 文、理、工文献阅览室 办公室 | 4 3 | 300 20 |
1260 |
电子音乐阅览室 | 电子、音乐阅览室 办公室 | 4 2 | 200 20 | 840 |
休闲空间 | 开放阅览 休闲 | 4 4 | 300 180 |
1000—2000 |
其他部分 | 办公、研究等 卫生间 监控、消防等 | 8 3 4 | 20 36 18 |
340 |
3.建筑外观效果图和必要的分析图
4.毕业设计论文(包括建筑设计构思、说明、经济技术指标以及对方案设计的理解等内容,字数不少于3000字)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周:调研论证阶段——分析场地、查阅资料;
第2周: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凝练设计理念,理清设计思路,确立设计方法与过程;
第3-4周:初步方案设计(外观意向设计与平面功能设计,要求平面形状与外观基本协调,功能组织合理,流线清晰,安全保障充分,2个方案/人)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williams,a.《designof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s》.american.2012
[2]《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1.2.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建筑设计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6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