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教会建筑作为近代中国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承载着宗教传播、文化交流以及建筑艺术等多重意义。
沿江通商口岸作为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见证了教会建筑的兴起、发展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本研究以近代沿江通商口岸教会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其文化传播机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教会建筑作为宗教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量化研究方法的引入,教会建筑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细致。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近代沿江通商口岸教会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其文化传播机制,并探讨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 主要内容
1.近代沿江通商口岸教会建筑的时空分布特征:a.分析教会建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辅以历史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收集:a.收集近代沿江通商口岸开放的历史文献、教会档案、报刊杂志等,了解教会建筑的建造背景、发展历程、功能演变等。
b.收集相关统计数据,如教会建筑的数量、规模、分布、信教人数、社会发展指标等。
c.实地考察部分典型教会建筑,拍摄照片,记录建筑特征、空间布局等信息。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视角新颖:将近代沿江通商口岸教会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探讨其历史演变和社会影响,突破了传统研究的局限性。
2.研究方法科学: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统计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运用到教会建筑研究中,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研究内容丰富:不仅关注教会建筑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沿革,更注重分析其文化传播机制和社会影响,揭示教会建筑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张玉法.近代中国史[m].北京: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20.
2.费成田.晚清汉口租界与中国社会变迁[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8.
3.吴义雄.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建筑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