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主要是针对市区范围内的防灾规划。重在灾前预防,在对所有灾种进行统一考虑和等级评价的基础上,对灾中应急和灾后重建的衔接工作做出周密的安排,以使得各单灾种规划相互协调和衔接,并同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其它专项规划相互协调和衔接。并且通过统一部署和各部门相互协调进行综合评估,定期反馈,实施更新的全过程。
对于国外的研究,根据《减灾法案2000》的规定,美国的减灾规划体系按行政区的级别可以分为两个等级,即州的减灾规划和地方减灾规划。此外,在《基于减灾法案2000的减灾规划编制导则》中,规定了美国地方减灾规划的基本内容,即前提条件、规划过程、风险评估和规划策略等。日本政府于1961 年制定了《灾害对策基本法》,该法作为日本防灾管理的指导性根本大法,对防灾体制的建立、防灾计划的制定、灾害预防、灾害应急对策的制定及灾后重建对策的制定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中国台湾地区的防灾空间系统规划中国台湾地区主要借鉴日本的经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城市灾害防救规划编制体系。于2007 年出版的《都市防灾空间系统手册汇编增修》,明确了防灾空间系统规划的六大系统,即避难系统、疏散系统、医疗系统、消防系统、物资系统和警察系统。
目前,我国的城市防灾规划基本上还处于单灾种规划阶段,防灾规划和应急规划仍作为相对独立的体系发展。在常规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中,主要考虑“地震、火灾、洪水、风灾、地质破坏”五大类灾害,这也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要求必须纳入考虑的内容,另外还有我国特色的人防规划。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论文预期实现以下目标
(1)本论文将结合武汉新冠疫情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公共卫生危机的内在影响因子,并利用新兴的大数据gis及量化分析技术,构建完整的综合防灾系统,以图能为中国城市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系统韧性的提升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2)探究城市防灾系统的演化规律,制定针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合理策略。论文将引入设施区位理论对城市防灾系统的结构以及城市遭遇公共卫生危机的防灾过程进行分析,并对系统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寻求城市建设指标影响城市防灾一般规律,并据此提出城市面临公共卫生危机的解决策略。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020-3-01~2020-3-19:确定论文方向,写出开题报告
2020-3-22~2020-3-26:实习准备工作,搜集相关资料
2020-3-29~2020-4-04:完成论文第一章。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杨瑞,欧阳伟,田莉.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的渊源、发展与演进[j].上海城市规划,2018(03):79-85.
[2]侯杰. 大数据时代城市地下空间智慧防灾系统的创新——以武汉光谷广场地下空间为例[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379-390.
[3]徐小乐.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d].苏州大学,2005.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