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288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城市滨水区作为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景观建设对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对滨水景观产生影响的主体来看,评价景观设计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设计师和景观规划人员对景观的设计,另一方面则是市民等使用者的体验和感受,因此,一个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是看这两个主体是否保持较高的一致性。
基于此,本次研究以南京市秦淮滨水区为例提出滨水景观量化评价,并根据评价提出优化措施的课题,旨在在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建立一个之间的联系与平台,一方面通过对使用者景观体验的调查来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设计者能客观把握设计重点和方向,并为进一步优化提供思路和可行策略。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 国外城市滨水景观研究动态1.1 理论发展国外对于城市滨水景观的研究起步较早,内容也更加深入。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工业结构不断调整,发达国家的城市滨水地区也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一场严重的逆工业化过程。
在这一阶段,人们重新审视了被废弃的滨水区对于城市的意义,并发现了其重要的场所区位意义和经济开发优势,由此,城市滨水区开发重新成为热点话题,并促进了一系列理论探索和实践的发展。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研究内容:(1)城市滨水景观研究现状:研究学习研究学习国内外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并对国外相关建设内容以及案例进行比对学习,总结国外优秀实践案例。
(2)南京市秦淮河滨水景观带的现状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整合相关信息,运用现场调研等数据收集方法,对现状进行数据收集。
(3)南京市秦淮河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评价和优化:根据现状数据调研分析,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数学模型方法进行设计研究和评价,根据公众参与理论,提出较为可行的改进策略。
4. 研究创新点
规划建设的实践中,往往割裂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有机联系,设计手法往往直接粗暴,建设目的通常是城市形象和市政功绩,不考虑使用者的体验和感受;而作为城市滨水区最直接的受益者市民,通常不能直接参与到滨水区规划设计中,市民的诉求得不到满足,从而造成城市滨水区的建设得不到发展,甚至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在评价阶段,国内对滨水景观的评价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描述或评价,很少有专业人员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相关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
此外,在构建景观评价指标体系中,往往缺乏系统性,导致部分因子的疏漏,从而影响评价的科学性。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