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活力营造的空间句法分析:以南京新街口街道为例开题报告

 2021-08-08 01:54:11

全文总字数:2145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旨在学习国际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国情下的城市街道活力运用空间句法理论进行深入地研究,结合实证研究提出改善街道活力的具体策略,进而为营造城市街道活力提供新的规划设计思路与方法。

通过提升城市街道活力,重塑丰富多彩的居民公共生活、重建亲切宜人的传统街道生活氛围,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居民整体幸福感增强。

本课题的研究对我国城市街道活力营造的定量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959年,以凯文林奇的《城市形态》与《城市意象》为代表,这两本著作引起了专家学者对城市设计领域的强烈关注,继而引起了对城市街道问题的关注。1961年,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出了街道活力理论,即街区的多样性是城市活力的来源,他将社会学的方法应用在城市空间中并进行社会生活的调査,提出造成街道活力的主要因素人们日常生活的多样性。但他强调街道活力必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街道必须安全;第二衔道必须保持不断观察;第三,街道必须不停使用。1971年丹麦学者扬盖尔发表了《交往与空间》一书,分析了功能混合、慢速交通、开放而非封闭的空间对活力的影响。1979年,卢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着重强调街道空间环境中人的主体作用。空间句法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伦敦大学巴格特建筑学院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首先提出,之后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深化,并且广泛应用于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中。随着空间句法理论不断的完善发展,1997年,成立国际空间句法研讨会(International Space Syntax Symposium),极大推动了空间句法理论的广泛发展应用。例如Andrew Crompton对威尼斯城市空间的研究,即通过轴线地图研究威尼斯的历史发展演变,结合空间格网系统进行分析;Decio Rigatti等人将空间句法运用于带卫星城的大都市区域;Valerio Augusto等学者对巴西城市空间形态的比较研究。这些研究将空间句法与各个领域结合,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在城市街道空间活力的营造上,许多理论和观点都源自西方,并未形成国内本土系统的街道理论。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一些关于街道活力的经典论述,姜蕾、杨东峰给出了城市街道活力定量评估的指标,但其仅涉及部分重要方面的简单意向,并未成系统和体系,只选取两条街道进行研究,有待于在更多城市和地区研究。叶宇运用手持GPS结合空间句法理论在小范围内探讨空间活力的影响指标。龙赢、周垠等学者运用空间句法、POI等定量方法研究成都的街道活力,构建了街道活力的影响框架,定量探索了街道活力的影响因素。郝新华、龙瀛等人参考已有成都街道活力的研究,对北京街道活力展开定量实践探索,一方面对比传统活力研究方法空间句法与文章所构建活力影响要素对街道活力的解释力度;另一方面,对比北京与成都的街道活力影响要素,通过不同城市的深入分析,发现中国城市街道的一般性规律或地区差异,同时不断丰富已构建的城市街道层面的活力评估体系。 黄文进通过研究CBD步行廊道可达性与城市活力的关系,引入空间句法理论与MATLAB结合的研究方法,验证济南泉城路CBD活力与步行廊道可达性的关系。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一、研究内容 说明本文选择街道活力营造的空间句法分析为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基于相关调查数据,利用空间句法的研究方法,探索城市街道活力空间的关系,通过研究进一步总结出:影响街道活力的相关因素以及与其之间的关系,进而为城市街道活力营造提供新的规划设计思路与方法。

1.调查新街口街区交通流量,运用空间句法研究交通与街道活力的关系,运用其原理总结不同活力度形成原因。

2.调查影响街道空间活力的要素,分析相关要素与街道活力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本课题将结合空间句法方法,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城市街道活力,是用是空间量化的方法进行街道活力研究的尝试。在国内对于城市街道活力的研究里,多从定性的角度来阐释,不同设计师、专家学者都有一套自己认为的营造空间活力的方式,这些研究多是主观的,方法也偏向定性的研究,而定量的方法则比较少。

2.本课题研究是扎实的实证工作,预期将可能为新街口街道提出改善街道活力的评价和建议,对于新街口街道的管理者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